易方达张坤:金融圈的千亿流量传奇,从张坤看基金圈:流量、业绩与风险

易方达张坤这位公募基金史上首位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超千亿元的基金经理展开,讲述他因优秀业绩成为“千亿顶流”,在金融圈引发“饭圈化”现象,同时也提到其他明星基金经理情况,还探讨了公募基金整体的规模增长、业绩、限购等情况,以及基民群体年轻化等因素对基金行业的影响等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流量的重要性在金融圈也愈发凸显。金融界的“流量”,那可是有着独特意义的。就拿基金来说吧,“基金”这两个字啊,最近老是在微博热搜榜单上晃悠。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都快接近20万亿了呢,相比2019年底可是激增了4万亿,增幅差不多有27%,这数据相当惊人啊。而且公募基金年度基金盈利首次达到2万亿元,年度利润数据也创了历史新高,其中易方达就以1608亿元成为利润最高的公司。

易方达张坤:金融圈的千亿流量传奇,从张坤看基金圈:流量、业绩与风险

从wind资讯公募基金四季报来看,在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排名中,易方达基金以4043.59亿元位列所有公募公司规模第一位,汇添富基金和广发基金以3349.18亿元和2958.65亿元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管理规模上千亿元的基金公司已经有18家了。要是除去货币基金,规模最大的基金是“农银汇理金穗纯债”3个月定开债券,到四季度末的时候资产净值为739.82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最大的就是677.01亿元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其次是“易方达中小盘混合”,规模达401.11亿元。这两只基金可都是易方达的张坤在管理呢,他也是2020年第一位管理规模达到“千亿级”的基金经理。你看,去年一季度末,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这只基金的规模只有93.34亿元,结果到现在暴涨到677.01亿元,一年间增长幅度超过600%,这增长速度就像火箭似的。

张坤是2008年加入易方达基金的,曾经做过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研究部总经理助理,现在是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级高级管理人员、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他2012年9月开始管理“易方达中小盘”,近五年收益率达435.67%,在同类1311只产品中排第4名。

易方达张坤:金融圈的千亿流量传奇,从张坤看基金圈:流量、业绩与风险

说到张坤啊,他现在可是现象级的基金圈偶像,毫不夸张地讲。在网络上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追随者,基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千亿顶流”。因为他管理的基金重仓白酒股,所以“世界三大知名酒庄:罗曼尼康帝、拉菲、易方达”就成了金融圈里流行的梗。像“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坤坤不老,蓝筹到老”这样调侃的图片也在微博上刷了屏。甚至还有粉丝注册了“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易方达张坤全国后援会”这样的微博账号,他可是首位拥有后援会的基金经理呢。截至1月27日下午,“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已经有1.4万名粉丝,“易方达张坤全国后援会”有1.9万名粉丝。他还有自己的微博超话“易方达张坤”,粉丝有6552人、阅读量1177万,而且活跃度还挺高,基民们每天都坚持为他打榜。

不过呢,张坤可不是唯一被“爱豆化”的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圈里,不少明星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粉丝圈。比如说景顺长城基金的“一哥”刘彦春,他也对白酒板块情有独钟。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刘彦春管理着6只基金,合计规模达到783.23亿元。其中,他管理的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规模为136.23亿元,近3年来回报达164%,今年以来回报率最高的是景顺长城集英两年定开混合,达到10%。还有诺安基金的蔡嵩松,有着“流量基金经理”的称号,他重仓押注半导体的操作风格曾经饱受争议,还被公开举报过呢。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基金的规模已经突破了300亿元,达到327.76亿元。今年开年以来,这两只基金势头很猛,近一个月以来,回报分别为15.95%和14.71%,在同类基金中排名比较靠前。

基金经理要是能力强、业绩好,自然就会有大批投资者追随,经常成为小红书、抖音、B站等平台上的话题焦点。有业内人士觉得,基金经理的“爱豆化”实际上是基民群体年轻化的一种体现。根据Mob研究院的《2020中国基民图鉴》,202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基民规模突破8000万,新增基民突破2000万,其中,18 - 34岁群体占比达60%,90后成了基民的主要群体。

针对基民规模大增和基金经理被热捧的现象,深圳明心读书会创办人、基金销售行业资深人士王兆江表示:“第一,说明中国股市在成熟进步,激发了投资者价值投资热情;第二,把钱交给专业投资机构,已成为股市投资的大势所趋;第三,年轻人愿意把钱交给基金管理人,说明新一代投资人思想更成熟,明白专业事由专业人来做的道理,股票投资看似门槛低,实则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而且,“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还转发过一条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基金盈亏的微博,说不能赚了就把基金经理奉为神,亏了就对其大骂。关于基金经理明星化的现象,王兆江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各行各业都有明星化的特点。行业里优秀的基金经理很多,有些只是暂时不出名而已。另外,基金管理行业几乎没有常胜将军,所以对投资人来说,分散配置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在基金管理规模迅猛增长的时候,也得注意风险啊。俗话说得好,船大难掉头。现在基金市场呈现出爆款与限购齐飞的现状。1月27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说,易方达蓝筹精选自1月28日起调整大额申购(含定投、转换入)业务,单日单账户累计申购由不应超过10万调整为不应超过5000元。券业观察咨询易方达方面工作人员限购原因,对方说最近公司被媒体关注得比较多,不太习惯,现在不太好回应。而易方达基金公告中称是“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其实,2020年11月、12月以及前不久的1月7日,张坤管理的基金就多次发布限购公告。除了易方达,近期以来,南方、汇添富、嘉实、鹏华、富国等基金公司先后也都发布“限购令”,而且以权益类基金居多。

易方达张坤:金融圈的千亿流量传奇,从张坤看基金圈:流量、业绩与风险

对于基金经理“闭门谢客”的操作,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限购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风险,过度放量会形成资金快速建仓,增加投资风险。上一次的限购摇号是2007年的牛市后,还有2017年,华夏基金7只产品集体停购或限购,也是管理层对于宏观风险的控制。另一方面的话,可能就是饥饿营销的风格。资深基民们也都知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道理。张坤后援会的运营者也发出了同样的警示。

既然选基金就是选人,那怎么选择基金经理呢?王兆江建议:“对一般人而言,选择基金经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的所有产品长期业绩以及控制风险的能力,专业术语叫做回撤。但单看业绩,并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投资人必须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名气再大,长期投资回报才是检验投资能力的唯一标准。就像一家企业或者一款产品,要长久赢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最终依靠的还是让人信服的质量。最后还有网络流传的《选择基金经理的口诀》:“赵诣专攻新能源,中欧葛兰医药全,白酒记得找张坤,消费还看刘彦春,军工来跟李轩混,指数侯昊有定论,科技广发刘格菘,富国元博长年胜,长期持有朱少醒,傅鹏博来定乾坤,基金投资并不难,记得止盈有方寸。”

关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突然被推到镁光灯下、“基圈”娱乐化现象,大家都可以留言讨论讨论。

文章先介绍了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以及易方达张坤在其中的突出表现,包括他管理基金的规模和业绩增长情况。接着阐述了张坤成为现象级偶像引发的基金圈“饭圈化”现象,同时提及其他明星基金经理的类似情况。还探讨了基民群体年轻化与基金经理“爱豆化”的关系,最后强调了基金限购背后的风险控制以及如何选择基金经理,提醒投资者要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692.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