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湛高铁供电设备验收:肖琪和工友们的忙碌一天,新婚接触网工投身广湛高铁验收工作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大脊山建设中的广湛高铁相关的故事。主要聚焦于广州供电段的接触网工肖琪和他的工友们对广湛高铁供电设备中“接地极”的验收工作,展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以及背后的动力。

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海拔860米的大脊山之上,广湛高铁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这座山犹如一个巨大的舞台,而穿梭其中的运输车辆、轰鸣的机械以及忙碌的工人们,共同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曲。2月11日凌晨时分,广州供电段的接触网工肖琪驾驶着工程车,带着他的工友们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缓缓前行,目的地是广湛高铁大脊山隧道的施工现场。肖琪刚刚新婚不久,却毅然决然地回到工作岗位上。他们此次的任务是对广湛高铁所有的供电设备进行验收,而当天的重点工作就是对大脊山隧道区域的“接地极”进行测量验收。所谓“接地极”,它被深埋于铁路沿线的地下,是铁路供电设备极为重要的接地保护装置。当遭遇雷击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它能够迅速地将强大的电流导入大地,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防止电流对供电设备造成破坏,进而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这条通往作业点的山路崎岖难行。一开始是两段布满泥泞和碎石的路段,车辆爬坡时,车轮不断地打滑,就像一个在冰面上挣扎的舞者。好不容易越过了碎石路,紧接着又是一段坡度急剧下降且杂草丛生的路段。那茂密的杂草几乎将道路完全掩盖,时不时会有倒下的树木横亘在路上,仿佛是设置的一道道关卡,而且草丛中还隐藏着泥潭,就像一个个隐藏的陷阱。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肖琪和他的同事们就不得不下车查看,然后拿起车上备用的砍刀和锄头来处理这些障碍。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肖琪等人终于抵达了作业点。潮湿且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肖琪深吸一口气,马上就进入到工作状态。只见他手持着形状像“钳子”的测量仪器,大步流星地走向第一个“接地极”。“0.8欧姆,符合标准!”肖琪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隧道里不断回荡。然而,当来到隧道口的检测点时,测量结果却让肖琪皱起了眉头。“2.5欧姆,这数值不对劲!”他小声嘟囔着,然后仔细地查看周围的环境,很快就发现是因为土壤中碎石比较多,才导致“接地极”与土壤接触不良。“得处理一下。”肖琪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工友李杰龙递过来的锄头开始挖掘。一下又一下,他挥动着锄头,汗水很快就湿透了他的后背。在寒冷的晨风中,肖琪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挖到300毫米深的时候,他预留好了“接地模块”的安装位置,又撒上了化学降阻粉。再次测量时,“0.3欧姆!”这个结果让“接地极”终于达到了合格标准,肖琪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在整个测量的过程中,记录员黄志锦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李杰龙则默契地协助挖掘、准备工具,大家配合得井井有条。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89处“接地极”的验收工作也终于顺利完成。肖琪和他的工友们的脸上露出了疲惫却又十分欣慰的笑容。黄志锦轻轻拍了拍肖琪的肩膀,打趣地说:“新婚就出来忙活,怎么不在家多陪陪媳妇?”肖琪听了,笑着打开手机,展示出与妻子的聊天记录:“媳妇说,等广湛高铁开通,回家路程可以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你安心干活,家里有我。”

本文通过描述肖琪和工友们对广湛高铁“接地极”的验收工作,展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工作中的团队协作以及背后家庭给予的支持力量。这些普通的建设者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的付出是广湛高铁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617.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