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跨入东北的独特区域

本文主要描述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在多方面的紧密联系。从地理位置上,内蒙古东部虽属内蒙古,但在东北振兴战略下被涵盖其中,其与东北三省距离很近。且在地理特征、江河资源以及文明发展等方面,二者有着众多的关联之处。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8日电(记者王春燕、魏婧宇、连振)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广袤又狭长,东西直线距离达2400公里,南北跨度为1700公里,横跨“三北”。而内蒙古东部地区,恰是跨入“三北”中的东北部分。内蒙古东部地区包含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这5个盟市。也许有人会疑惑,这里明明属于内蒙古,为何说是跨入了东北地区呢?原来,在国家的东北振兴战略里,政策覆盖范围包括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其实只要打开地图就能发现,内蒙古东部地区距离东北三省相当近。比如,从呼伦贝尔驱车前往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有1500多公里,而到哈尔滨仅700多公里;兴安盟坐火车到呼和浩特最快需18个小时,到长春却只要3个多小时;通辽到沈阳更是只需3个多小时车程,这意味着人们可以轻松驾车到沈阳度周末。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地理位置,二者之间还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和奇妙的渊源。先说“同住一个岭”。“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雄伟的大兴安岭蜿蜒南下,它勾勒出东北地区的山川脊梁,也塑造了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轮廓。大兴安岭呈东北 - 西南走向,有着数万座海拔在1100米至1500米之间的山峰。赤峰市的黄岗梁是大兴安岭的最高峰,海拔达2029米。而且大兴安岭70%的面积都在内蒙古,其总面积达32.72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境内约有24万平方公里。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不管是生活在黑龙江还是内蒙古的人们,都可以自豪地称自己为“岭上人”。历史上,鲜卑族、蒙古族等都是从这里走出,游牧文化、渔猎文化与农耕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成为中华历史的一部分。再看“共饮一江水”。东北地区江河资源丰富,这些河流孕育了东北大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见证了人们的成长与变迁。从大兴安岭发育出的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河流奔腾而下,它们滋养了肥沃的黑土地,使这里成为中国粮仓。如果溯流而上探寻这些大河的上游,就会来到内蒙古东部地区。嫩江浇灌出松嫩平原,其发源地位于内蒙古境内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中段南侧。嫩江左岸支流在黑龙江省境内,右岸支流主要从内蒙古流入。嫩江流域包括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黑龙江的黑河、绥化、齐齐哈尔等地以及吉林的白城,都是主要的粮食产区。嫩江水既浇灌着黑吉两省的万顷稻田,也滋润着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玉米高粱。西辽河温顺清澈,它沉淀着岁月的力量向前流淌,在辽宁省昌图县与东辽河汇合后始称辽河。西辽河有两大支流,其中西拉木伦河的发源地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大红山北麓。西辽河及其支流流经之处,有克什克腾怪石嶙峋的花岗岩石林、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以及“共和国工业长子”辽宁。可谓一住辽河头,一住辽河尾,西辽河畔千里同风。还有“携手迎来文明曙光”。时间赋予辽河深厚的文明底蕴。在内蒙古赤峰市城区东北郊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蒙古语名为“乌兰哈达”,也就是红色的山,赤峰市因此得名,红山文化也由此得名。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前,红山文化在辽河流域蓬勃发展。赤峰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这里已发现700多处红山文化遗址。辽宁朝阳的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三种遗址更是举世瞩目。主要生活在辽河流域的红山先民们,共同迎来了中华文明的曙光。以前考古界曾认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但红山文化的发现,使中华文明史的研究从中原地区拓展到燕山以北,中华文明的形成时间也由过去认为的距今4000年提前到距今5000年。红山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有着“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龙形象,印证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龙”文化。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山川河流、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紧密联系。通过阐述二者在政策覆盖、距离相近以及地理特征共享、江河同属、文明同源等多方面的关系,揭示了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区域之间的融合与文化的交融传承。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587.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