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于2月11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阐述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业务相关方面,如产能扩张、业务拓展及营运资金补充等,同时介绍了宁德时代目前的海外业务情况、财务状况、研发成果以及在各领域的创新成果等。
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且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这次的港股上市可不简单,它募集的资金有着明确的用途,那就是着重放在海外产能的扩张、国际业务的拓展以及境外营运资金的补充上。这就像是给宁德时代的长期国际化战略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宁德时代一直都在为海外项目积极筹备,就像是在给海外项目提供充足的“弹药”支撑。2月11日晚,根据上证报记者从宁德时代得到的消息,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时候,宁德时代来自海外的收入占比就已经达到了约三成。而且,宁德时代已经在海外布局了多个电池工厂,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满足海外主机厂商“就近配套”的需求。近年来,宁德时代在海外业务布局上不断加大投入。在2024年12月的时候,宁德时代就宣布和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合作,要在西班牙设立合资公司。这个工厂可是宁德时代在欧洲的第三个非常重要的电池生产基地。在海外建厂以及运营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需要大量的欧元、美元等外汇储备。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截至2024年6月,宁德时代美元及欧元外币余额分别为67.35亿美元及38.58亿欧元,这样的资金储备很难满足欧洲等地数额巨大的投资需求以及持续不断的海外战略布局需求。而这次的H股上市,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宁德时代可以有效地储备外汇资金,给海外项目提供充足的“弹药”,而且还能凭借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增强跨境资源整合的能力,进一步合理配置全球资源,让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都得到提升。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宁德时代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它有望和全球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从而加速推动自身业务的拓展和技术的革新。从招股书可以看到,宁德时代服务的海外车企客户那可是相当多,像BMW、Mercedes - Benz、Stellantis、Volkswagen、Ford、Toyota、Hyundai、Honda、Volvo等;海外储能客户也不少,有NextEra、Synergy、Wärtsilä、Excelsior、Jupiter Power、Flexgen等。在行业内部看来,宁德时代借助香港上市这个契机,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全球市场当中去,吸引更多海外潜在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而且,到香港上市有助于宁德时代和国际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推动股东结构朝着多元化发展,促进战略协同,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巩固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从H股招股书来看,2024年1月到9月期间,宁德时代的经营成果相当不错。这段时间内,宁德时代实现的总收入达到了25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增长15.7%。在毛利率方面,由于宁德时代的创新产品有着诸多优势等原因,2024年1月到9月,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了5.7个百分点,达到了25%,这反映出宁德时代在成本控制和技术溢价能力上的增强。截至2024年9月30日,宁德时代的现金储备达到了2818亿元(其中包含220亿元的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而且资产负债率长期保持相对稳定。H股招股书还显示,宁德时代在近十年里累计的研发投入达到了663亿元人民币。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已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也已经连续三年排在第一的位置。在2024年前10个月,宁德时代在国内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电池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72%。宁德时代针对各种创新场景,一直在持续开拓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应用领域,积极布局新兴领域,还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新兴应用场景性能需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比如说,它将电动化率先拓展到了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领域。同时,宁德时代还陆续推出了滑板底盘、巧克力换电、骐骥换电等创新解决方案。在电动船舶领域,截至2024年底,全球范围内配套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电池的电动船舶已经超过了700艘。2023年发布的凝聚态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能够高达500Wh/kg,创造性地实现了电池高比能与高安全的兼得,开启了载人航空电动化的全新场景。滑板底盘具有上下解耦、高度集成以及对外开放这三大特征,推动汽车设计更加模块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帮助客户大大提升开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巧克力换电适配的车型范围广,灵活性很强,通过快速换电极大地提升了乘用车终端用户的补能效率和体验。骐骥换电能够给重卡运输行业带来更环保、更经济、更高效的补能解决方案。宁德时代方面表示,这次宁德时代赴港上市,依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枢纽地位,有望加速整合全球资源,向世界传递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经验。
宁德时代申请H股上市对其海外业务布局意义重大,不仅能解决海外业务资金问题,还能提升国际合作与竞争力,同时其在财务、研发、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成果显著,创新成果也为多领域发展带来新动力,此次赴港上市有望整合全球资源并传递中国新能源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