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8天假期我国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市场的情况。包括中外游客的双向奔赴,如上海市民在迪拜过年,以及迪拜地标为中国春节闪耀等情况。同时阐述了春节作为被列入非遗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文旅融合实践加深,像含非遗体验和民俗表演的旅游消费人次增长等。还提到人们更愿意为高品质体验买单,如旅游订单跨省占比增加、人均消费增长等,各地冰雪旅游热度攀升等内容。
新华社上海2月4日消息(记者陈爱平)。多个旅游平台于4日发布最新盘点,2025年春节8天的假期里,中国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这三大市场在出游人次以及人均消费方面均有显著增长,新春的文旅热潮反映出中国经济蓬勃的活力。
首先是中外游客的“双向奔赴”。上海市民陈亦婷一家选择在2025年到阿联酋迪拜过春节。在出境游期间,她4岁的儿子辰辰首次体验“冲沙”活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到了夜间,迪拜的地标性建筑哈利法塔全身闪耀着“中国红”,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停下脚步拍照留念,现场一片欢呼雀跃。
游客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里通过红外互动装置了解蛇如何“锁定”猎物。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2025年是蛇年春节,这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在春节假期里,中华传统文化体验的氛围变得更加浓厚。以文博游、“非遗 + 旅游”等为代表的文旅融合实践不断深入推进,从而激活了消费潜力。
飞猪平台的数据表明,包含非遗项目体验和包含民俗表演的旅游消费人次,分别同比增长了40%和36%。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假期中历史文化类景区和博物馆类景区的旅游热度同比增长超过50%。
上海科技馆的两座分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上海天文馆,可以说是国内亲子家庭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的2025蛇年生肖特展“神秘蛇境”、上海天文馆的“冬季天文嘉年华”等“科技 + 文旅”活动,让游客既能收获科学知识,又能享受文化盛宴。在假期里,这两座场馆增开夜场,科普活动“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还进行了线上直播,这些措施满足了更多游客的体验需求。
江苏游客李宇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流连忘返,还购买了最新的博物馆文创商品。其中有一套亚克力春联冰箱贴,它取材于馆内的“网红”动物标本“萌狮”,红底黑字写着“春临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好‘狮’发生”,并且还印有笑呵呵的“萌狮”图案。李宇表示:“这套冰箱贴非常应景,我购买的时候已经所剩不多了。”
再者,更多的人愿意为高品质体验“买单”。如今,旅游过大年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俗。人们在假期会参与体育运动、观影、观剧、看展,或者选择“一站式”目的地,消费更倾向于投入到高品质的体验以及能带来轻松快乐情绪价值的项目上。
一名游客在上海耀雪冰雪世界雪道上训练。新华社发(耀雪冰雪世界供图)
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跨省游订单占比达到62%,游客的出行半径进一步扩大。飞猪平台的数据表明,春节假期国内游的人均消费较去年假期同比增长近10%,人均住宿时长也有所增长。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返乡的人们带动部分县城的中高端酒店预订热度较平日增长超四成。
上海白领张欣提前预订,在春节假期到长白山住了一周,还和7岁的儿子一起跟着教练练习单板滑雪技巧。他们从最初的每天摔倒多次,到后来逐渐娴熟起来。张欣笑着说,今年过了一个“动起来”的春节。
多家旅游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春节假期黑龙江、吉林、新疆、北京、河北等多地的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热度持续攀升。上海等南方城市的冰雪消费也开始火热起来,例如,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在春节假期日均接待消费者超8000人次,其中上海以外游客数量上涨了15%。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2025年中国旅游经济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传统热点城市的旅游经济在全年和主要节假日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更多的县域中心城镇也将迎来旅游市场扩容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中国将在全球旅游发展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025年春节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中外游客互动频繁,文旅融合加深,传统文化体验氛围浓。同时人们更注重高品质体验,消费倾向于此,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将更高,不仅传统热点城市旅游发展良好,县域城镇也将迎来机遇,这对中国在全球旅游体系中的角色提升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