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银市场:热潮背后的回收陷阱与骗局风险,金包银饰品火爆背后:国际金价飙升的连锁反应

国际金价创新高这一背景,阐述金包银饰品市场的兴起、金包银与镀金的工艺区别、金包银饰品受消费者欢迎的原因、其背后存在的回收陷阱、相关诈骗案件以及整个金包银赛道面临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等。

国际金价再创新高。当下,走在深圳水贝街头,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1000元的金包银手镯,从外观到佩戴触感,与20000元的纯金手镯相比难分伯仲。”越来越多的金包银饰品店现身街头,而且生意还颇为不错。随着金价持续攀升,“购金热”出现新变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众多消费者表示喜爱金包银饰品(有“黄金平替”之称),相关实体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金包银存在市场需求,然而在其“火爆”的背后,也滋生出一些乱象和骗局,这需要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提高警惕。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价不断向上突破,截至发稿时,伦敦金现首次突破2900美元/盎司,创下新高。在金价飙升的背景下,金包银成为新宠。那金包银与一般的镀金饰品有何区别呢?深圳黄金珠宝行业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向记者解释,金包银是在纯银外面包一层金箔,而“镀金”是将黄金溶液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沉积在基底材质上,其制作工艺较为简单,金层通常比较薄。相对而言,金包银的成本比镀金要高一些。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记者搜索发现有关金包银的话题热度很高,不少消费者分享购买金包银首饰的心得和攻略,还兴奋地说这是“花小钱办大事”。近日,记者再次来到深圳水贝黄金珠宝集聚区,发现经营金包银饰品的店铺数量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金包银的专业卖场。一位在水贝经营黄金饰品店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些店铺大多是从去年开始在水贝陆续出现的,金价不断走高让年轻消费者难以承受,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这类平替产品。不过,目前大品牌商基本不做金包银饰品,做的大多是小厂。”记者走访一些金包银饰品店时发现,店内的金包银饰品会分别标明所含金和银的克重,价格是当天金价和银价乘以克数再加上加工费。由于价格远低于同重量的纯金饰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有消费者表示,这些饰品主要是自用,所以没把保值放在首位。但也有消费者有些犹豫,因为金包银饰品仅凭肉眼很难分辨含金量,担心商家虚报金重。说到回收方面,存在不少“陷阱”。现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店里的金包银饰品都配有产品证书,证书上也会标注金和银的克重。并且表示“只要是本店购买的金包银饰品,都可以拿回来回收或者置换。”但当提到回收价格时,销售人员却有些含糊其辞。记者采访附近黄金珠宝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对方称除了进行破坏性检测,很难辨别镀金和金包银产品的金银重量,市场上售卖的金包银首饰标注的金银净重是厂家提供给质检鉴定单位的数据,而非质检单位检测出来的。工作人员还提醒,如果将金包银产品当作首饰佩戴没有问题,但要是想回收或者用于投资就必须十分谨慎。即便商家承诺回收置换,消费者除了要了解回收置换规则外,还要考察商家的诚信度和经营的持久性,以防掉入消费陷阱。此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4年10月23日发布行政告知,对镀金银首饰进行规范。告知指出,市面上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等加工方法将金覆盖层镀到银饰品上的镀金银首饰,虽有市场需求,但存在名称、标签标识、印记、检测证书不规范等问题,可能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贵金属种类、纯度产生误解,引发消费纠纷,不利于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发展。那金包银这种产品能否持久发展呢?业内人士提醒,金包银作为饰品佩戴无可厚非,但如果想要回收或者用于投资就要非常谨慎和理性。实际上,过去金包银常常与骗局联系在一起。记者梳理发现,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信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多起以“金包银”产品名义进行抵押诈骗的案件。例如,近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发布犯罪嫌疑人谭志胜、曾明友涉嫌合同诈骗罪一案被害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侦查机关认定:谭志胜成立深圳市胜丰行珠宝有限公司从事黄金生意,从2017年开始,他将收取的货款用于个人挥霍,导致资不抵债,经常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与客户周旋。曾明友是兄弟珠宝有限公司股东,在与谭志胜业务往来中,谭志胜欠其黄金,为让谭志胜尽快归还黄金,二人商议用“金包银”银货抵押换黄金的方式骗取同行的黄金。还有,2024年8月,山东潍坊公安跨省侦破系列金包银诈骗案件,梦金园是受害者之一。据警方通报,自2024年4月以来,犯罪团伙经预谋后,采取网购方式经某网络平台先后从梦金园等多家珠宝店购买黄金首饰,然后联系制作金包银虚假同款首饰,通过“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方式顶包退货实施诈骗犯罪行为,涉案金额巨大。就在春节假期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春节期间谨慎选购金包银饰品。有分析人士表示,金包银的赛道正处于爆发期,需求确实存在,但随着监管趋严,必然会面临一次洗牌。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金包银赛道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首饰品牌尚未正式入局、市场供应不足以及消费者对金包银产品的信任度存在疑虑。“金包银饰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对黄金饰品的喜爱,又能在价格上提供一定的竞争力。然而,具体市场表现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竞争对手的反应等。”记者观察发现,金包银有需求,但商家更应保护好自己的“招牌”。走进水贝,能看到越来越多的金包银饰品店出现在街头,人气也不低。就像近期火爆市场的黄金手机贴一样,金包银饰品火爆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是不断上涨的黄金价格,这也体现出黄金市场从业者的“敏锐度”。正如一位现场消费者所说:用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一个外观与足金几乎一样的饰品,既满足了爱美之心,又节省了开支。不过,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同的金包银饰品店铺价格差异较大。2月9日,在水贝的贝丽北路东边一家金包银饰品店铺,销售人员称饰品的金价为每克670元,银价为每克12元,手工费折后每克20元。而在贝丽北路西边的一家金包银饰品店铺,银价为每克8元,手工费为每克15元。此外,记者采访多家足金金饰店的回收业务发现,低于1克的金饰都不予回收,一些检测机构也表示难以精准检测金包银饰品的重量,这进一步加重了消费者的疑虑。一位水贝市场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首饰品牌尚未正式入局,在水贝市场出现金包银商家入驻之初,听说有黄金商户提出反对意见。只是金价走高影响了足金饰品的销量,房租人工等成本难以下降,金包银饰品的出现重新燃起了一些经营者的希望。通过采访得知,金包银工艺并非“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而是传统金工技艺中的一个工艺门类。只是近年来金包银的负面事件频发,给这门传统金工技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金包银赛道的发展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如何让消费者购买到合格的金包银产品,降低相关产品的“信任成本”,是黄金珠宝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传统金工技艺的发展净化市场空间,商家也应保护好自己的“招牌”,以免影响整个黄金珠宝行业的口碑。

国际金价创新高促使金包银饰品市场兴起,金包银饰品因价格优势受到消费者欢迎,但存在工艺难以辨别、回收陷阱以及诈骗风险等问题。尽管有市场需求,目前还面临品牌未入局、供应不足、消费者信任度低等挑战,其可持续发展有待观察,需要监管部门和商家共同努力来规范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835.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