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聚焦于2025年券商固收资管产品的收益情况,阐述在刚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些产品出现了较大的分化现象,有配置转债等资产的混合资管产品收益可观,而纯债产品则出现了亏损的情况,同时也分析了背后的一些原因及业内人士的观点等内容。
2025年才过去短短一个多月,券商的固定收益资产管理产品就已经呈现出相当大的分化态势了。有些配置了转债等资产的混合资管产品,已经斩获了超过10%的回报率,然而,也存在固收资管产品在今年已经亏损超过6%的情况。在纯债收益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的这种大背景之下,业内的专业人士指出,可转债已经成为国内从事固收投资的经理们必须配置的品种,但是转债的定价能力却依旧十分稀缺,不同投资经理的操作表现差异非常大。
依据Wind数据,第一创业可转债灵活配置1号在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取得了10.59%的回报率,在券商固收资管产品当中位列首位。目前,在今年回报率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多是混合债券产品,像银河融汇26号(RH2606)、银河稳盈20号、海通可转债101号等产品,在2025年也都收获了大概4%的回报率。
图:今年以来回报居前的固收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在上述提到的这些产品当中,有两只产品在其名称里就直接表明是“转债”产品。从季报来看,第一创业可转债灵活配置1号除了持有短期国债之外,还重仓了银行转债,并且配置了大约17%的股票仓位。
图:第一创业可转债灵活配置1号资产净值前十名债券投资明细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银河金汇的两只产品在重仓可转债的同时,还配置了大约10%仓位的基金,主要是科技类ETF。
图:银河融汇26号(RH2606)资产净值前五名基金投资明细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图:银河稳盈20号资产净值前五名基金投资明细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相比之下,1月中下旬的时候,债市因为资金面收紧而进行调整,纯债产品出现了回撤的情况,部分券商固收资管产品的回撤幅度比较大。江海致远2号12个月持有期、中航嘉航1号在今年已经亏损超过6%,中泰赤月9号也亏损了4.67%。
图:今年以来回报居后的固收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固收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券商资管的基本盘,在利率下行、纯债收益空间不断收窄的情况下,拓宽能力边界,通过“固收 +”、多资产等方式来增加收益来源基本上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了。
海通资管固收团队在其公众号的文章中指出,2025年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的再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以债券作为底层资产,投资者还可以进一步关注可转债、贵金属、红利股以及化债受益主体,还有科技成长与中小盘股。鉴于广义流动性宽松的确定性要高于外部环境与内循环改善的确定性,中小盘股票与可转债或许有望从中受益,并且红利股的股息率在无风险利率下降的背景下更具性价比。
业内人士表示,可转债作为连接股性与债性的品种,已经成为国内固收+投资经理必须配置的品种,但是转债的定价能力仍然稀缺,不同投资经理的表现差异极大。
博时基金混合资产部基金经理高晖在博时基金2025年一季度投资策略会上提到,2025年或许会重新回到小盘转债占优的局面。从历史规律来看,在市场震荡向上的阶段,小市值低评级转债往往会明显跑赢大市值高评级转债;而在市场防御向下的阶段,则会出现大市值转债跑赢的情况。供给端确定性的下行以及资产稀缺带来的增量需求,有望为转债估值维持在中高水平提供有利的条件。
本文总结了2025年刚过一个多月时券商固收资管产品的收益分化情况,包括混合资管产品和纯债产品的不同表现。指出在纯债收益空间狭窄背景下,可转债成为重要投资品种但定价能力稀缺。同时阐述了不同产品的投资组合情况以及业内人士对资产配置的看法和对转债市场的展望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