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信银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展开,介绍了拟任行长芦苇对息差问题的看法,阐述了银行的资产规模、利润分配等情况,还分析了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在3月27日举行的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该行拟任行长芦苇就大家关注的息差问题作出回应。他明确指出,“2025年银行净息差仍然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但中信银行将一以贯之强化稳息差,有信心保持息差的优势。”
芦苇有着丰富的中信银行履历,他曾是中信银行最年轻的副行长之一。2022年,芦苇调任中信信托履职,1个多月前正式回归中信银行担任行长,不过目前其任职资格还需等待监管部门的核准。
3月26日晚间,中信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报告。报告数据令人眼前一亮,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成功突破9.5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在已披露年度报告的A股三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是唯一一家营收正增长的股份行。
根据中信银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该行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722元。再加上之前已经派发的中期现金股息98.73亿元,全年派发现金股息总计达到194.55亿元,占该行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50%。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张青在业绩会上表示,为了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信银行会综合考量内外部各种因素,在2024年到2026年期间,力争每年现金分红比例都能保持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以上,以实际行动回馈广大投资者。
在低利率的市场大环境下,存款呈现出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芦苇介绍,中信银行积极主动地控制中长期的存款增量,加强负债久期管理,推动负债成本能够更快地跟随市场利率下行。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1039.75亿元,同比减少了117.59亿元,降幅达到10.16%。这主要是因为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了0.23个百分点,虽然平均余额增加了534.78亿元,但成本率下降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望2025年,芦苇认为银行净息差依旧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当前市场利率仍处于下行阶段,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量按揭利率下降等因素都会使息差收窄。尽管去年存款利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预计2025年负债成本下降难以完全对冲资产收益下降的影响。不过,芦苇进一步表示,中信银行有信心继续保持息差优势。“下一阶段,我们会一以贯之地强化稳息差,进一步改善ROE水平,提升投资者回报。在利率低位运行、价格充分竞争的环境下,我们会坚持当前行之有效的策略,在资产端和负债端持续双向发力,以结构优化为主要路径实现稳息差。”
一直以来,零售业务都是中信银行近年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方合英在业绩会上强调:“如果零售不强,一流银行就无从谈起。”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个人客户数达到1.45亿户,同比增长6.21%;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2%。
在收入方面,2024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18.21亿元,同比下降2.08%,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40.85%;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03.28亿元,同比下降14.02%,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32.68%,同比下降9.51%。方合英表示,从体量和质量上看,中信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状况总体不错,但零售业务利润从去年开始出现下降也是客观事实,主要原因是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如果抛开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这个因素,整体经营状况还是很亮眼的。”
日前,瑞银发布的研报指出,国家促进消费的专项措施表明,相关部门对国内消费的支持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期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促进消费的组合拳,预计将有助于加快银行零售贷款的增长和提升资产质量。瑞银分析认为,零售业务敞口较大的银行将从中受益,特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这些银行依赖稳定的零售贷款业务来提高盈利能力,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善,零售银行的贷款需求有望持续上升。方合英表示:“我相信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出台后,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的资产增长基本面会有很大的改善。”
在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表现良好,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64.85亿元,同比增长2.60%;不良贷款率1.16%,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43%,同比上升1.84个百分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25%,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2.14%,较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此外,截至2024年末,该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51%,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中信银行在年报中解释,当前经济仍处于恢复期,受居民收入水平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出现了一定波动。
对于零售信贷风险,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在业绩会上表示,该行零售风险整体可控且稳中向好。胡罡介绍,该行早在2019年就开始收紧信用卡准入,2021年对按揭抵押类贷款采取了相应措施。同时,还在不断完善零售风险体系和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对零售全方位业务进行严格管控,比如停止高风险业务、加强客户准入审核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信银行2024年度业绩情况,包括资产规模增长、利润分配方案。在息差方面,2025年虽面临压力,但中信银行有信心保持优势。零售业务是转型重点,虽存在利润下降、部分贷款不良率波动等问题,但整体风险可控,随着促进消费措施的实施,零售业务有望迎来更好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