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工作方面的情况,包括补贴政策的推动实施、对消费活力的激发以及补贴资金风险防范等内容。
商务部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安排,精心组织开展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相关工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开局成果。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数据平台的信息表明,在1月20日0时到2月8日24时这个时间段内,多达2009.2万名消费者提出了针对2541.4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的申请。
为了促使补贴政策能够尽快落地施行,1月15日的时候,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推出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指示各地要优化补贴流程从而方便消费者,并且平等对待各类主体,支持它们参与补贴政策,营造有利于购新补贴实施的良好环境。为了抓住春节消费旺季这个大好时机,满足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商务部秉持着能早实施就早实施、早实施比晚实施好的工作理念,加强工作调度和业务指导,敦促各地加快政策的落地。1月20日,全国有28个省份迅速启动了补贴政策,其余地区也陆续开始施行。
补贴政策对消费活力有着极大的激发作用。根据中国银联的监测数据,全国有超过6000家商户借助银联参与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产生了626.84万笔补贴交易,销售金额大概为205.8亿元。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购新补贴政策让手机市场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都有所增长,在节前一周,手机销售量环比上涨74%,销售额环比上涨65%,同比分别上涨30%和34%。春节期间,2000元以下、2000 - 4000元、4000 - 6000元价位的手机销售量与上一年春节假期相比,分别同比增长10%、52%、108%。
商务部特别重视补贴政策的风险防范工作,注重中央与地方协同合作,强化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把风险防范和政策设计放在一起研究、谋划和部署。全国商务系统通过从多个维度构建信息数据库,对购买人的身份信息以及补贴交易的真实性进行实时校验,对资金使用风险进行全流程监控,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是真实的、形成闭环并且可以追溯。手机生产、销售企业也积极响应,承担起风险防控的直接责任,广泛运用动态口令签收、物流轨迹校验等技术,增强风控判断能力,防范虚假交易。
本文总结了商务部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工作方面的情况。包括推动补贴政策尽早落地,激发了消费活力,在不同价位手机销售量增长上有所体现,同时注重补贴资金风险防范,从央地协同、数字赋能等多方面保障补贴工作顺利进行。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