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路社区的一系列社区活动和服务举措。从充满年味的写春联活动说起,展现社区活动的丰富性和对居民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介绍社区在设施升级、服务质量提升以及政策保障等多方面的努力,体现社区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所做的全面工作。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在1月22日这个北方小年夜,西咸新区三桥街道太平路社区的居民们,怀着满心的期待,纷纷朝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活动中心聚集。这里即将展开一场“年味”浓郁的“写春联”活动。只见活动现场铺上了喜庆的红纸,墨香四溢,大家纷纷饱蘸浓墨,尽情挥洒。
“这么多邻居聚在一起,那股子年味一下子就冒出来啦。”太平路社区居民韩寸霞满脸笑容地说道,“前两天我还在寻思着得去买春联呢,结果看到社区群里通知有写春联的活动,我立马就报名了。这里既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自己还能参与创作,咱们社区这活动办得可真是太及时了。”
这场活动的“总策划”是太平路社区副主任赵妮。过去的一年里,她和同事们齐心协力,精心策划了大大小小多达80余场的活动。他们就像一群默默奉献的使者,用贴心的嵌入式服务,不断地提升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的幸福感。
精准发力:优质活动凝聚邻里深情
太平路社区于2021年成立,其管辖范围包括恒大都市广场、中南上悦城住宅小区,区域内还有沣东第八、第九幼儿园。这个社区居住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工作繁忙,很多时候都是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那么,如何让社区活动精准地对接居民的需求,真正做到“把活动办到居民的心坎上”呢?这就成了社区工作人员在策划活动之前必须要解答的一道“必答题”。
“想要举办出让大家都喜爱的活动,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不但要找准需求,而且要及时。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楼栋长和志愿者团队可是出了大力气。”赵妮感慨地说,“他们都是小区里的居民,邻里之间有什么需求,他们能第一时间知晓。”
太平路社区如今有22名楼栋长,600多名志愿者。“今年9月的时候,我在小区里散步,发现好几个熟悉的邻居都怀孕了。正巧社区的工作人员过来问我对于近期活动有什么想法,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他们了。”志愿者周蕊回忆道。
得知这个消息后,社区工作人员李喆积极多方联系,深入了解情况。在9月14日,社区邀请了专业机构举办了一场“孕妈妈早知道”孕期健康讲座。通知刚一发布出去,不到5分钟的时间,名额就被抢光了,可谓是非常火爆。
社区用心举办活动,居民们参加活动自然就十分踊跃。“前几天我家孩子在路上看到社区的志愿者桃子,还跑过去问‘桃子阿姨,怎么还不讲故事呢?咱们是不是该办活动了?’”带着孩子一起排队领春联的居民刘翠英笑着说道。
刘翠英所说的“讲故事”,指的是社区引入的青苹果公益小书房“爱心树故事妈妈”品牌项目。这个项目依托社区儿童之家,培育出了一批爱心故事妈妈志愿者。此外,在2024年,社区还开展了“社区夜校”暑期成长系列活动,并且常态化开展“故事妈妈进社区”系列活动。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开展了20多场儿童类活动,惠及辖区内300多名儿童。
太平路社区通过社区工作者网格、党员网格、楼栋长网格、物业网格、社会组织网格、志愿者网格等“六大网格”来走访居民,收集民意。赵妮表示:“活动只是我们回应居民需求的一种形式,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说到底,还是要充分盘活资源,把服务做到位。”
“之前咱们社区的志愿者王超峰联系社区反馈冬天健身器材‘冰手’的问题,社区的反应相当迅速。”物业公司经理慕仪介绍说,“多亏了社区的‘红色物业’建设,现在大家合作起来特别顺畅。社区的同事们来找我们说起这个事,大家一拍即合,一起为小区的健身器材定制了‘棉衣’,方便居民使用。”
设施升级:服务质量节节攀升
“写春联”活动结束后,也到了午餐时间,不少参与活动的居民都来到社区食堂用餐。“有时候不想做饭了,我就在楼下社区食堂吃饭,那些孩子们都特别热情。”前来用餐的侯秀娴说道。
太平路社区食堂既有套餐可供选择,也能按需选餐。“我们每天都提供3.9元的敬老套餐,除此之外,60岁以上老人和70岁以上老人按需选餐还可以享受相应的折扣,我们还为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群、残疾人等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社区食堂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食堂还开通了小程序点餐功能,工作人员可以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代点餐,这种模式在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的同时,也为日后从“老龄”助餐向“全龄”助餐扩展奠定了基础。
2024年3月,《西安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西安市2024年要办好的30项民生实事之一。政策发布之后,太平路社区开始进一步梳理社区资源,加快建设服务阵地。
“基础设施建设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运营好。”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俊清说道。2024年太平路社区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后,认真梳理相关服务项目,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优化资源配置。“社区老年人的日间服务需求相对较少,我们将其与健康服务、助餐服务联通,根据住户的需求,在不同时段动态匹配相应的床位、护理等资源,这样既能为大家做好服务,也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机构负责人王涛说。
去年下半年,社区还引入了第三方专业家政企业,除了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之外,还对社区内的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了一对一就业援助和就业帮扶,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68人的就业培训、26人的资源链接、12人的上岗就业,实现了惠民生、促就业的一举多得。
“咱们的婴幼儿托育服务正在加紧完善,年后有望和大家见面,到时候社区的养老服务等九项嵌入式服务就齐全了。”刘俊清满怀期待地说。
政策保障:在“关键小事”上持续发力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这看似是“关键小事”,实则是“民生大事”。在西咸新区,像太平路社区这样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的社区正在逐渐增多。
为了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深入基层、走进社区,《西咸新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将围绕“一老一小”的服务需求,重点推进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九类服务设施的建设。
新区正在按照“重需求、强功能,小投入、大成效,多元化、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充分挖掘社区闲置场所、边角空间等,通过多渠道拓展、合理配置场地资源,优先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餐厅、婴幼儿托育中心等功能设施。
根据计划,到2030年,新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4项标配功能覆盖率将分别不低于90%、50%、90%、70%,家政便民服务、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5项功能将实现全覆盖。届时,居民步行1000米以内,就能够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
太平路社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凝聚邻里情谊。同时,社区在设施升级方面不断努力,如社区食堂的服务优化等,提升了服务质量。并且在政策保障下,西咸新区包括太平路社区在内的众多社区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积极发展,以满足居民“一老一小”等多方面需求,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