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宁区古北市民中心三楼的“澎派雅集”上,国宝级昆剧表演艺术家们带来精彩昆剧表演的场景,还讲述了程多多与昆曲的结缘以及昆曲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最后提到昆曲在城市管理方面给人带来的感悟。
在昨日午后,当阳光慵懒地洒落在长宁区富贵东路时,古北市民中心三楼的“澎派雅集”宛如一方静谧的艺术桃源,悠悠水磨腔从中袅袅传出。这婉转的曲调,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引得隔壁书法班的孩子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毛笔,像一群好奇的小鹿般跑出来张望;还有不少老人牵着孩子的手,静静地站在玻璃门外,目光透过透明的玻璃,驻足观赏着这一方充满古韵的舞台。
在那一方看似不大的方寸舞台之上,一场艺术的盛宴正在精彩上演。国宝级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澎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带着她的徒弟深情唱起了昆剧《长生殿》中“小宴”一折。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都仿佛带着千般柔情、万般故事。同她们搭戏的是有着“活唐皇”之称的国宝级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他的表演大气磅礴,将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而在一旁专注司笛的,则是书画大师程十发之子、上海国际昆曲联谊会副会长程多多。他手持竹笛,轻轻吹奏,那悠扬的笛声仿佛为这场表演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
老艺术家和戏迷、爱好者合影
程多多与昆曲的缘分,其实早在幼时就已悄然种下。他的父亲程十发醉心于昆曲,家里每周六都会举办热闹的聚会。在20世纪90年代,当这一古老剧种正处于低迷期时,蔡正仁、岳美缇、梁谷音、张洵澎、王芝泉、计镇华、张静娴等老艺术家都是程家的常客。而喜欢吹昆笛的程多多,就像一个忠诚的守护者,静静地在一旁司笛。后来,程家每周六的曲会就有了一个温暖而亲切的名字——“多多曲社”。
昆曲就像一位无声的导师,对程多多的绘画风格产生了至深的影响。他感慨地说:“昆曲讲究以虚拟实,这和国画简直就是一脉相承。我们画水墨,讲究线条气韵贯通又节制有度,就如同优秀昆曲段落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唱曲讲究内紧外松,画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时常在作画时听昆曲,那悠扬的曲调仿佛能化作灵动的笔触,让我笔下带出的气韵都变得与众不同。”
张忆(左二)和老艺术家合影
时间来到2023年,赵津羽受邀在北外滩开讲座。有趣的是,观众席中坐满了高学历的城管,其中不乏在大学时代就被昆曲“圈粉”的人。他们从昆曲中领悟到了城市管理的共通之处,有人说:“城市精细化管理恰如昆曲表演的细腻,柔性执法就得像水磨腔般润物细无声。”这无疑为城市管理注入了一股别样的艺术气息。
长宁区古北市民中心“澎派雅集”上国宝级昆剧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介绍了程多多与昆曲的深厚缘分及昆曲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还提及了昆曲在城市管理方面带来的启示,展现了昆曲这一古老艺术在不同领域的魅力与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