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背后的营商环境优化浪潮,营商环境优化:各地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自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动作。如浙江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深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海发布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以及财政部相关部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等,体现出民营经济在创新、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各地为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所做的努力。

自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之后,其影响一直在不断地深化拓展。在这段时间里,各地纷纷出台了诸多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就拿浙江来说,浙江推行的“综合查一次”机制备受瞩目。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浙江,规范涉企执法从减少行政检查入手。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它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源泉,是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支撑,更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截至去年9月底,在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500万户,这个数字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超过了九成。所以,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向好发展,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那么,怎样才能让民营企业毫无负担地大步前行呢?在浙江,规范涉企执法是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无事不扰”的执法理念深受企业的欢迎。一段时间以来,治理过度检查、逐利执法以及规范异地执法等规范涉企执法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都被视为重要工作内容,毕竟这对营商环境和企业信心有着直接的影响。2025年2月20日,浙江省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为例,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人员会同辖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到西湖边的湖滨88商场进行行政检查。此次检查涵盖了6个大项16个小项,重点检查商场内餐饮店、零售商店的垃圾分类、油烟排污、食品安全等方面。而这次行政检查是依据年初制定的检查计划开展的。杭州湖滨88市场部负责人诸葛丹妮表示:“有时候可能检查内容会有点雷同,我们多次陪同检查,有时候会给我们工作造成一定的负担。但现在就很方便,每个部门可能会来一两个人,几个人一起过来,对着很明确的表格上的检查内容,一个一个给我们建议和要求。”杭州市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湖滨中队副中队长孙雯婧也提到:“整体的检查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根据我们综合检查的主体标准化要求,今年内这个商店我们不会再检查第二次了。”实际上,浙江省早在2019年就在全省逐步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24年,全省“综合查一次”的实施率达到了49.8%,减少扰企扰民39.4万户次。如今,“综合查一次”被写入浙江的《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这意味着这项工作将会进一步优化和大力推行。此外,该《意见》还有其他重点任务,像规范行政检查主体和人员、清理并公布行政检查事项清单、优化行政检查方式方法、严格行政检查标准、强化行政检查监督等。在浙江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九个方面中,“综合查一次”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之前也一直在全省推行。除了浙江,湖南、上海、广东等地也在推进新的规范措施。再看深圳,这座被称为“民营经济第一城”的城市,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也有积极作为。当地一个法庭成功审结了一起知识产权案,案件涉及深圳一家公司和外地一家医药企业。与一般案件6 - 12个月的审理时间相比,这个案件仅用3个月就审结了,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的李姗姗表示:“有助于守护科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推动科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上海,也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管科科长周潞提到:“通过‘餐饮综合监管一件事’平台的打造,我们整合了三个部门的监管事项,有市场局、城管和消防。我们把之前三个部门几百项的检查事项,整合为目前19项84类内容,大大缩减了检查的具体内容,也减少了全年的检查频次。”从各个地方到全国层面,规范涉企执法无疑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这是全国层面首次针对涉企检查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在规范涉企执法方面,针对异地涉企执法的规范问题,2月18日,最高检表示要研究制定规范办理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进一步规范管辖权、“查扣冻”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推动解决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问题。针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只是在规范涉企执法方面,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也有诸多举措。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会后,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密集推出新举措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海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谢永健表示:“我们通过信息的共享、数据的分析,精准发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向企业进行精准提醒,促进企业应享尽享、直达快享。”在降低用工成本方面,自3月起上海继续阶段性降低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1个百分点,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单位费率0.5个百分点,并且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在优化包容审慎监管方面,上海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执法单位适用免罚减罚的督促指导,切实提升免罚减罚清单适用实效。无论是浙江连续多年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还是深圳提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无论是上海发布21条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还是财政部、证监会等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多种举措做好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可以说,从各地到中央层面,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都成为了今年的重要工作。“有难上前,无事不扰”,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如何再发力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做好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发力点,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系统施策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具体来看,比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贯彻落实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动市场环境更趋规范有序,鼓励各地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的具体细节问题,协调各类政策推动解决。

本文总结了各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积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如浙江的涉企执法规范、深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上海的减轻企业负担政策等,还提到国家层面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强调了优化营商环境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进行系统施策。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661.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