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服装热潮背后:文化与消费心智的变革,新中式服装销量猛增,品牌需求度为何降低?

蛇年新春新中式服装在市场中的火热情况,包括销量增长、面料预订火爆等现象,同时也提及国际大牌在春节营销中的新变化,以及消费者对品牌需求度的改变等情况。

在距离新春还有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预订面料了。到了深秋,新春服装就已经上架售卖。那些寓意美好、颜色喜庆的面料简直供不应求,甚至出现卖断货的情况。在1月22日,乙巳蛇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年衣市场里的新中式服装不断地吸引着众多消费者,一跃成为了市场中的“顶流”。中国传统服饰有着深远的寓意,它们不断地在大众视野中崭露头角。而且,海外的大牌们在新春营销方面也不再只是做做表面功夫,而是更加注重与本土市场建立情感联系。现在,消费者对于服饰上的“LOGO”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捧,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内心的,是服饰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能够给予的精神寄托。

新中式服装热潮背后:文化与消费心智的变革,新中式服装销量猛增,品牌需求度为何降低?

销量有着近40%的增长

这个春节,新中式服装成为了许多消费者挑选“新年战袍”的首选。在苏州平江路经营设计师女装店的梁女士透露说:“新中式服饰如今已经成为了消费者近期消费偏好的主流,购买量占比超过了一半。特别是那些采用宋锦、蜀锦面料制作的几款服装,排单都要排上十天半个月呢,青色、红色并且图纹寓意美好的面料甚至已经订不到货了。”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与“新中式穿搭”相关的笔记多达400余万篇。

“我们品牌的销量整体是比较平稳的,但是在2024年,情况明显比2023年要好,尤其是在蛇年新春即将到来的时候,销售增长情况特别明显,涨幅基本上在30% - 40%之间。不只是过年期间,像2024年的中秋以及春夏的节点,非遗面料的用量都要比上一年增长很多。今年的年衣系列从去年12月底就已经停止接单了,订单已经非常饱和了。”安妮莎坦诚地说。

在今年蛇年春晚的时候,央视主持人官宣照中的个别礼服采用的是非遗面料漳缎。这种面料定制时间长达两个月,从设计到剪裁再到制作完成,还需要15天。如今,新中式服装爱好者的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安妮莎介绍说:“平时我们会组织一些线下的亲子沙龙,会有中式服装制作和面料的展示,非常受欢迎。根据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今年我们打算邀请小朋友去参加非遗文化的研学活动,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在新一代中继续传承下去了。”

唯品会的数据显示,自2025年货节开始以来,新中式女装、童装的销量同比增长了两倍以上。企查查的数据也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汉服相关企业的数量在逐年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1月6日,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7365家从事汉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从成立年限来看,占比超过六成的企业是在近三年内成立的。

对品牌的需求度在降低

谁裁初除了线下工作室外,目前还通过小红书和品牌官方小程序进行销售。到了2025年,将会在营销推广方面加大力度并且布局全平台。安妮莎表示:“我们打算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刺绣等文化形式进行合作,开展联名活动,也会进一步尝试跨界IP联名,从而让新中式的服装能够被更多的消费者所了解。”

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服装,现在国际大牌们在春节期间的营销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只是表面功夫,而是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比如,Burberry在蛇年新春推出了2025新禧贺岁系列广告片和限定产品,并且与竹编艺术家钱利淮展开合作;Prada普拉达2025春节系列从“蛇”这个元素中获取灵感,还推出了“蛇年说蛇”主题播客;蒂芙尼则和多元跨领域艺术家王令尘进行创意合作,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和中国结等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

黄怡和安妮莎在服装领域深耕多年后表示:“85后、90后”以及千禧一代的消费心理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加具有文化自信,也更加关注品牌背后的故事。

本文总结了蛇年新春新中式服装在市场上的优异表现,包括销量增长、面料预订紧张等情况,同时也指出国际大牌在春节营销深入中国文化的趋势,以及消费者消费心智的转变,即更关注文化价值而非单纯的品牌标识。这种变化反映了新中式服装背后文化内涵的吸引力以及文化自信在消费领域的体现。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76.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