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包头市 2024 年开展的第三轮幼小衔接监测工作,介绍了监测的样本覆盖范围、形成的报告数量等情况,还通过多个具体案例展示了当地在幼小衔接方面采取的多种举措,如联合教研、开展多样化活动课程、家校社合作等,旨在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幼小衔接。
为了全面、深入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相关要求,包头市持续关注幼小衔接工作的推进状况。通过建立健全幼小衔接监测体系和科学的衔接机制,致力于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 2024 年 10 月,包头市精心组织实施了第三轮幼小衔接监测工作。此次监测规模宏大,样本广泛覆盖了全市 10 个区县,涉及 181 所幼儿园和小学。监测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最终形成了市、区、校(园)三级监测报告,共计 407 个。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质量监测的导向、诊断和激励功能,相关部门还特别发布了 2024 年包头市幼小衔接监测的主要结果,并附上了部分典型案例。
组织幼儿园小同学走进教室
与幼儿园开展联合教研。当地与固阳县第一幼儿园开展了幼小衔接合作教研活动。新学期即将担任一年级的任课教师走进幼儿园大班课堂,与幼儿园教师共同开展教研工作。他们一起探讨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通过这次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一年级教师更加明确了幼儿初入学时应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新生入学主题活动
-
案例九
案例九
-
东河区康复路小学——儿童为本,双向发力
东河区康复路小学——儿童为本,双向发力
东河区康复路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始终秉持“儿童为本”的理念,从多个方面推进科学衔接。学校将一年级学年细致地分为入学学习适应期(上学期)和入学学习融入期(下学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
一、开展多样化活动课程,落实科学衔接
学校构建了入学适应课程,巧妙地借助儿歌、绘本等丰富的资源,以游戏、律动等充满乐趣的形式开展一日常规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适应小学生活,真正实现了在乐趣中学习和成长。
家校论坛
在促进家校社合作方面,学校构建了联动计划。通过发放入学手册和家长成长手册,举办家校论坛等活动,开设新生入学父母课程等方式,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同时,搭建平台、开展观摩活动,让各方共享幼小衔接经验,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带动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
一日生活中的入学准备
二、家园协同共育,达成共识,共同准备
从新生入园家长会开始,幼儿园就向家长详细介绍园所的理念和做法,让家长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园的每一天都在为入学做准备。同时,每周聚焦特定话题,开展交流活动,及时解决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的疑虑,促进家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上达成共识。
为了让入学准备更加直观可见,一是每月面向家长开展各类亲子活动、各项能力展示活动,全面展示幼儿的学习与进步;二是组织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在活动中为家长解读各环节中的入学准备要点,指导家长更好地观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家长体验课程活动中的入学准备相关要点
园所开展的自理能力展示、参观小学、毕业等幼小衔接专项活动,都会邀请家长参与相关准备及实施过程。让家长深入了解这些活动的开展意图,并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制定计划等,携手为孩子顺利入学做好充分准备。
本文围绕包头市 2024 年第三轮幼小衔接监测工作展开,介绍了监测工作的规模和成果,同时通过联合教研、东河区康复路小学的多样化举措以及家园协同共育等多个案例,展示了当地在幼小衔接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儿童的入学适应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形成了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