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阐述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喝茶虽然看似有益健康,但部分茶类可能因各种原因对其身体造成负担,通过医院工作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科普。
随着年龄渐长,不少老年人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茶仿佛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毕竟“喝茶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到了60岁以后,这个习惯却并非对所有人都百利而无一害。在医院工作多年的我,常常遇到中老年人询问喝茶相关的问题。有的老人早上一杯茶来提神,有的餐后喝茶助消化,还有的睡前喝茶助眠。但我都会认真提醒他们,茶并非适合所有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选茶时要慎重。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刺激性物质,就像“兴奋剂”一样。有一位60出头的患者,早上爱喝浓茶,且泡的时间较长。结果她出现心跳加快、晚上失眠、白天心慌、偶尔头晕的现象。经检查,是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导致高血压。所以,老年人应避免喝浓茶,特别是早晨和空腹时,尽量选择低咖啡因的茶。很多老年人长期服用慢性病药物,像降压药、降糖药等。此时喝茶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例如一位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人,饭后喝绿茶,近期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检查发现是绿茶中的鞣酸影响了降压药的吸收,导致药效不足。而且像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也会与某些茶叶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血液凝固功能。草本茶也存在风险。许多老人身体不适时喜欢喝草本茶调理,像菊花茶、枸杞茶、玫瑰花茶等。一位高血压患者常喝菊花茶,本以为能清热降压,却常感头晕、乏力、气短。检查发现血压忽高忽低,长期饮用使体内钠元素过低,电解质失衡影响心血管健康。枸杞茶对糖尿病患者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影响血糖控制。所以有慢性病的老人,尤其是三高患者,最好避免长期喝草本茶。陈皮茶在老年人中很受欢迎,很多人认为它能化湿消食。但对于60岁以上尤其是有胃病的老人来说,可能存在健康隐患。一位80岁老人,常年服用降压药和胃药且胃部不好,常喝陈皮茶。陈皮的温燥性质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速胃酸分泌,对于有胃病或胃溃疡的老人可能加重病情。普洱茶中的生物碱对大多数人无害,但对老年人的肝肾可能是额外负担。一位67岁退休教师长期饮用普洱茶,每天至少两杯且很浓,检查发现肝功能指标轻微异常,调整饮食和减少普洱茶摄入后指标恢复正常。所以老年人应避免深色、发酵过度的茶类,肾病患者更要注意。浓红茶等酸性较强的茶,对于胃肠道功能减退的老年人也有影响。一位70多岁有胃病且胃酸反流的老人,早上空腹喝浓红茶,结果胃病加重,喝完后胃部灼热、恶心,检查发现胃酸分泌过多,胃壁受刺激。所以有胃病等问题的老人应避免酸性强的茶类。总之,老年人选茶要因人而异,多加注意,合理搭配饮品,才能让茶真正有益健康。
本文总结了不同种类的茶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如茶中的咖啡因、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草本茶、陈皮茶、普洱茶、浓红茶等方面的问题,提醒老年人选茶时要谨慎,做到因人而异,避免让茶成为健康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