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艾格热木·图兰,她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因为丈夫工作原因全家来到北京生活,并在2024年第一次体验中国春节。艾格热木提到语言不通是在异国他乡的最大障碍,但总得到陌生人的帮助。同时,“春节”申遗成功让她觉得很了不起,她还指出中国春节和哈萨克斯坦的纳乌鲁兹节有相似之处,最后讲述她从影视到亲身经历春节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理解。
艾格热木·图兰,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女士,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在202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由于丈夫工作方面的安排,他们全家人都来到了中国北京开始新的生活。而这一年,也成为了他们首次在中国体验春节这个盛大节日的机会。
艾格热木·图兰感慨地说,当身处中国这个与自己家乡截然不同的国度时,语言不通成为了她面临的最大难题。毕竟,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在异国他乡,无法顺畅地用当地语言沟通,会在很多方面带来不便。然而,令她倍感温暖的是,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孩子们,总会有善良的陌生人伸出援手。这让她深深地体会到,在中国生活的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是多么的友善和热情,这种善意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他们一家人的心。
2024年的这个春节可不一般,因为这是“春节”申遗成功之后的第一个中国年。在艾格热木的眼中,“春节”能够申遗成功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对中国春节文化的一种高度认可,也意味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又多了一个闪耀的亮点,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这些文化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不过,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艾格热木分享说,中国的春节和哈萨克斯坦的纳乌鲁兹节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个节日的核心内涵都深刻地体现了亲情与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她详细地举例说:“就像我们在纳乌鲁兹节的时候,也会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回家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精心地制作传统美食,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然后与家人共同去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和中国春节的氛围是多么的相似啊。”
艾格热木还提到,以前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仅仅是通过观看影视剧这种间接的方式。而现在,身在北京,通过亲身体验春节这个盛大的节日,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她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独特习俗以及丰富内涵,这种体验是在观看影视剧时无法完全感受到的。(阿尔达克、俄布拉依、邓洁)
本文总结了哈萨克斯坦的艾格热木·图兰一家因丈夫工作来到北京,首次体验中国春节。期间虽遇语言障碍但得到中国人善意帮助,她认为“春节”申遗成功很了不起,且发现中国春节与哈萨克斯坦纳乌鲁兹节在体现亲情与传统文化结合上相似,从以前通过影视剧接触中国文化到现在因亲身体验春节有了更深刻理解。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