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春活动:非遗春节前夕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2025年上海黄道婆纪念公园立春游园活动,该活动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体验,同时还有中外游客参与其中。这一活动也与2024年春节被列入非遗名录有着一定联系,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就使得2025乙巳年春节成为了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中国人的“过年”方式成为了世界共享的宝贵遗产。

立春的前一天,也就是2月2日,在上海充满江南韵味的黄道婆纪念公园的合院内,一场名为“海上最春早”的立春游园活动盛大举行,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与。这里面有12对亲子家庭,还有中外游客。在民俗学专家的引领下,大家共同开启了一场既古老又充满新意的立春祭礼。

上海立春活动:非遗春节前夕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中外游客齐聚黄道婆纪念公园,一同喜迎立春的到来。

上海立春活动:非遗春节前夕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外国游客也热情地参与到立春仪式之中。

在国家级非遗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和辽宁省级非遗满族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初春枝的指导下,中外友人纷纷拿起剪刀,开始剪由剪纸大师亲自设计的蛇年宜春图案,南北两地的非遗剪纸共同迎接乙巳新春。

“戴春胜、挂春幡”,这也是立春迎祥纳吉的祈福方式。亲子家庭把春燕贴在门庭上,把象征着“生生不息”的乙巳小蛇别在发髻间,将写有吉祥祝语的春幡挂在树梢上……就像古诗词里描述的那样:“宝鸡能僻恶,瑞燕解呈祥。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儿童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孝亲奉茶礼,长幼一起品尝春茶、春饼、春卷,场面十分融洽。在唱春环节的“春”主题古诗词飞花令中,大家都踊跃参与,营造出一片美好祥和的节日氛围。

上海立春活动:非遗春节前夕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打春仪式也在活动中进行着。

上海立春活动:非遗春节前夕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咬春仪式也别具特色。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打春”仪式了。“鞭春牛”这个古老习俗源于西周的“土牛送寒气”仪式,鞭打春牛是为了劝耕劝勤,寓意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绘有青牛的大红灯笼上,孩子们欢快地击打,然后纷纷争抢抛洒下来的各色糖果与棉籽,最后亲手把棉籽播种在纪念公园的棉田里,让这颗技艺的种子,在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棉纺织技艺的发源地和先棉的故乡,生根、发芽、成长、结铃、吐絮,温暖天下。

“立春祭”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6年就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名录。由于在时序上处于春节仪式密集时段,立春与整个春节并轨互借,保留了独特的“劝耕、劝勤、惜时、立志、祈福、禳灾”等诸多功能,成为了“生命、更新与希望”的象征。

上海立春活动:非遗春节前夕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田兆元教授在介绍立春习俗。

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介绍说,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立春自古以来就是安排生产和生活的关键节点与时间坐标,庆贺的仪典与祭礼规模盛大,民间一直有“新春大如年”“春朝大于年朝”的说法。写宜春帖是最为古老的迎春方式,春书春帖是迎新吉物。傅咸《燕赋》云:“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社。”孩子们在立春日书写“宜春”,这也有着新春开笔之礼的意义,寄寓着聪敏好学的美好愿望。

黄道婆纪念公园学术顾问,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非遗理论与应用创新基地方云博士介绍,“黄道婆纪念公园‘立春祭’于2024年首次举办,之后又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鲜明都市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如今传统文化复兴,将古老的立春礼习俗中的核心内容,像写春书、挂春幡、品春盘、鞭春牛等,与适合当下儿童生长环境和发展需要的方式相结合,塑造更具时代意义的立春仪礼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上海立春活动:非遗春节前夕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方云主持立春活动。

方云认为,对于儿童而言,节日不仅仅是好吃、好玩、有趣这么简单,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生命观、劳动观和伦理观等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写宜春、鞭春牛、奉春茶等立春仪礼以及参与都市棉田的播种活动,让他们懂得“感恩、惜时、立志、勤勉”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宋代诗人晁补之在《立春》中写道“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海上春来早”。上海作为东方之城,春节的传承保护在国际化都市的当代语境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在大众传播中,打造具有鲜明仪式感的立春活动,可以更好地展现上海城市精神中的“追求卓越、开明睿智”,也是先棉“衣被天下”的大国工匠与创新精神的体现。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民政府主办,由黄道婆纪念公园承办。

2025年上海黄道婆纪念公园的立春游园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传统的立春祭礼、剪纸、各种祈福仪式以及亲子互动环节等。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传统习俗的魅力,还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尤其强调了对儿童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与春节被列为人类非遗相关联,展现了上海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独特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055.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