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布的科幻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阐述该计划对成都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围绕的重点方面和目标等内容。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曾赞誉成都为中国科幻的发源地与成长地。当下,科幻产业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关键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1月21日,成都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共同印发了《成都市推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这一计划是全国首个城市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也将成为未来三年成都科幻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纲领。

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下,《计划》围绕5个重要方面,开展18项重点工作。在有着“科幻之都”美誉的成都,科幻的想象力正在不断蔓延。从2023年成功举办世界科幻大会到“天问”计划的诞生,从全国首个城市科幻产业发展规划到全国首只城市级科幻未来产业基金“成都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的成立与启动,成都一直在努力推动科幻从单纯的“想象力”转变为实际的“生产力”,持续提升“中国科幻之都”这一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目前,成都已经打造出一批以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消费、科幻装备为重点发展领域的科幻产业集群。那么,成都科幻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怎样规划的呢?


《计划》围绕做强关键产业布局、壮大科幻产业体系、推动科幻品牌升维、提升IP转化质效、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这5个方面,推出18项重点工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成都科幻产业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科幻之都。《计划》提出,到2027年,全市科幻产业发展要取得显著成果,“4 + 6”科幻产业载体平台体系要逐步完善,“一核引领、两区联动、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中心四高地”建设要有实质性进展。



在锚定“5 + 1”重点领域方面,成都的“科幻 +”产业体系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成都科幻产业一直在努力突破自身界限,挖掘科幻促进消费的新潜力,探索科幻与影视、游戏、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路径,在阅读、电影、文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

例如“成都造”机器狗在东郊记忆与霹雳舞少年共舞这样充满科幻感的场景不断出现。那在成都,“科幻 +”产业体系是如何持续发展壮大的呢?《计划》锁定科幻阅读产业、科幻影视产业、科幻游戏产业、科幻文旅产业、科幻衍生品产业和科幻概念未来产业等“5 + 1”重点领域,在培育壮大科幻阅读产业体系,加速科幻影视产业集聚发展,深化科幻游戏产业全链布局,激活科幻文旅产业发展动能,助力科幻衍生品产业逐步壮大,支持科幻概念未来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计划。

比如,《计划》提出要构建以《科幻世界》杂志社等领军企业为引领的科幻内容策源矩阵,实施科幻文学原创精品创作扶持计划,鼓励科幻文学、漫画以及相关科普内容在蓉创作出版,从而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原创作品。同时,要发挥四川游戏创新发展中心平台作用,链接引进具有全球、全国影响力的游戏开发赛事,鼓励本土科幻游戏创作,打造具有天府文化色彩的原创科幻游戏爆款产品。

另外,《计划》还将为科幻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组建总规模约30亿元的成都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采用“直接投资 + 子基金”模式,重点投向“科幻 +”重点领域和“未来 +”重要赛道中具有科技创新属性、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项目。

全球首个“三体四维空间”落地成都,《计划》的出台为成都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有助于推动“一核引领、两区联动、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从规划变为现实,助力成都从科幻创作的高地迈向产业的高地。
本文总结了成都发布的科幻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包括计划围绕的重点方面、目标、对“科幻 +”重点领域的规划以及该计划对成都科幻产业发展格局从创作高地向产业高地转变的推动作用等内容。这一计划将为成都科幻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