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期间,邢台的博物馆、图书馆、邢窑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成为热门“打卡地”的情况。讲述了市民游客到邢台博物馆溯源寻根、在图书馆享受阅读与活动、在邢窑博物馆参观白瓷等场景,还提到了各场馆举办的特色活动,展现了文博场馆中的年味与文化味。
新春走基层
文博场馆里的文化新年
新春佳节,是阖家团圆、欢乐喜庆的时刻。在邢台,有这样一些地方,它们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就是邢台博物馆、市图书馆、邢窑博物馆等文博场馆。
在这些文博场馆里,春节的喜庆氛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互交融,使得年味有了更多的文化韵味。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打卡地”。
博物馆,堪称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春节假期,邢台博物馆迎来了大批游客。邢台有着3500多年的建城史,是五朝古都,这里面蕴含着无尽的历史文化宝藏。1月31日上午10时,邢台博物馆的大厅里就已经聚集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就像邯郸游客张晓,他在来邢之前就精心规划好了游玩路线,而邢台博物馆是他的第一站。他说:“邢台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书上虽然有不少记载,但都不如亲眼所见,所以特来感受一下历史的魅力。”
邢台博物馆作为邢台历史文化的缩影和承载者,通过主题展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历史、艺术、科学的窗口。在“乙巳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的展板前,有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认真观看,还不时地提出新奇有趣的问题。也有观众在《井地华章》展馆内反复品味,与同伴热烈地讨论文物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与艺术的展示场所,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在春节特别策划的《古今穿越》情景式讲解活动中,10余位中小学生志愿者分别扮演祖乙、妇妌、邢侯等角色,讲述邢台千年前的故事。邢台博物馆馆长石从枝表示:“这种讲解方式,既能让传统文化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又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
在全民阅读盛行的邢台,图书馆也是大家在春节期间喜爱去的地方。市图书馆经过精心布置,挂上灯笼、贴上福字,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让读者一进来就感受到浓浓的春节氛围。在二楼展厅,近300件小朋友的书画作品正在展出,“欢天喜地过大年”第十二届迎新春少儿书画展正在热闹地进行着。市民张徐浩带着孩子在一幅幅充满童趣和艺术气息的画作前驻足欣赏,他说:“春节假期最乐意带着孩子来图书馆,除了看书,还能参加各种活动,既能感受新春的喜悦,又能在欢乐中获取知识,特别充实和快乐。”
市图书馆馆长梅红介绍说,除了提供基础的看书阅读服务之外,他们还积极活化利用馆藏资源,开展几十项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像邢图讲座、邢图展览、换书大集、新书荐读等,这些活动精彩纷呈,让春节的文化味更加浓郁。
邢州文物有着独特的魅力,以器载道,如果要选一个能代表邢州文化的文物,邢窑白瓷必定是热门之选。在内丘县的邢窑博物馆内,众多邢窑瓷器让人眼花缭乱,碗、盘、杯、壶、罐等应有尽有。尤其是那些白瓷,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前来参观的群众围在展品周围看得如痴如醉。
有一位游客戴上VR眼镜,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盛唐时期的邢窑,去感知邢窑白瓷高超的制作技艺。邢白瓷文化研究中心副馆长李建华说:“通过VR、AR等技术生动地展示拉坯、修坯、烧制等传统工艺流程,让白瓷制作知识通俗易懂,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春节期间,邢窑博物馆场馆外还上演了绚丽的灯光秀,在展示邢窑辉煌历史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春节期间,邢台联动各县(市、区)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博场所,举办情景式讲解、文化讲座、专题展览等活动,开展“文博场馆过大年”系列活动。从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书香韵味的多样体验,再到传统工艺的数字化展示,一场场文化活动让年味焕发出新的光彩。在这个春节,到文博场馆里过一个文化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新春佳节期间,邢台的文博场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将春节氛围与文化底蕴相结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邢台博物馆、市图书馆、邢窑博物馆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文化、传承文化,让人们在感受年味的同时,也能深入体验文化的魅力,这使得到文博场馆过文化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