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故事。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撒拉族和藏族等民族过去因生活需求形成“许乎”关系。如今,篮球在这里盛行,这种运动不仅成为人们的热爱,还让各民族间的“许乎”关系从物质延伸到精神层面,在促进民族融合、基层治理等多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并且篮球也成为在外循化人的乡愁寄托。
从西宁朝着东南方向行驶百余公里,汽车便在群山的环抱下蜿蜒前行。低头望去,脚下有涓涓的细流缓缓淌过,而这些细流最终都会注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这里便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流经此地时,显得格外宁静、温柔,宛如一位深情的母亲。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妙的传说:大约七百年前,撒拉族的祖先牵着一头白骆驼,骆驼驮着一本手抄的《古兰经》,踏上了寻找安宁富足之地的旅途。他们翻过天山,走过嘉峪关,穿越河西走廊……最后,当白骆驼化为白石卧在一泓泉水之中且口吐清泉时,他们便决定在此地定居。
循化作为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人口中大半是撒拉族,藏族是另一大民族,此外还有回、汉等多个民族居住于此。这里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在过去的数百年间,由于大山和黄河的阻隔,多数人的生活范围十分有限。撒拉族居住在黄河沿岸,人多地少;藏族则居住在林区,交通不便,这就使得他们在生活中不得不互相依靠。
藏族人会用他们的牛羊肉、木材、酥油、青稞等物品与撒拉族种植的小麦、蔬菜水果进行交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特殊的“许乎”关系。在黄河沿岸的撒拉族人如果需要牛羊皮毛,就要找山区里的藏族“许乎”;山区的藏族人若需要茶叶盐巴,就要找交通相对便利的撒拉族“许乎”帮忙。要是撒拉族人因忙于做生意而无暇种地,便会让藏族“许乎”前来帮忙耕种,而藏族“许乎”就在撒拉族人家里吃住。
“‘许乎’在藏语里是‘朋友’的意思,撒拉语叫‘达尼西’,意思是‘可靠的人’。”循化县查汗都斯乡党委书记韩文华介绍说,“这是一种胜似兄弟的关系,大家在长期的守望相助中亲如一家。”
近期,查汗都斯乡24岁的撒拉族青年何岩斌每天都和他的“许乎”们相处在一起,不过并非是为了交换物资或者做生意。原来是循化县的“乡BA”开始了。
每年冬季进入农闲时节,村里的篮球队员们就会集合起来,经过大约半个月的集训,然后参加村、乡、县三级的比赛。
“循化可是篮球之乡,想要进入县队竞争相当激烈,得通过‘乡BA’选出最优秀的队员。”何岩斌说道,他的“许乎”们既有队友,也有对手。“看到球打得好的就想去结识,想要赢得他们的钦佩,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关系好的平时会经常约球,通过篮球就成为了朋友。还会一起‘浪山’、住帐篷、吃水煮肉。也会互相到家里做客,藏族人拿出酥油、糌粑,我们则拿出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的油搅团,一起过藏历新年和开斋节。”
早在20世纪50年代,篮球就在循化兴起,当时只是农闲时的一种消遣方式;到了80年代,篮球运动已经蔚然成风,一年四季都有篮球赛事活动。
今年54岁的循化县道帏藏族乡贺隆堡村原村支书华多才让从十几岁就开始打篮球。“当时都是土场地,篮筐是铁环做的,打一场球下来口鼻里、身上全是土。”
如今,循化的篮球基础设施十分完善,154个行政村都有篮球场,民间自发修建、市场化运作的室内场馆有5座。华多才让的儿子在西宁工作,回到家乡时也会打篮球。“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华多才让感叹道。
“我们这儿村村都有篮球队,家家都有篮球队员,人人都能当裁判。村干部之间平时也会约球。”循化县群众体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陕海云说,“篮球作为校园普及课程,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打。”
从90年代起,循化在“两节”期间就组织起“社BA”“村BA”“乡BA”,每年观众都围得里三层外三层。2023年,在宁夏西吉举行的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西北赛区比赛中,查汗都斯乡代表队获得第四名。2024年,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乡BA”男子篮球赛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
循化县体育馆是“乡BA”决赛赛场,拥有6500多个座位的场馆在决赛那天能挤进1万多人。抢到座位的观众自带干粮和矿泉水,从早上8点到夜里比赛结束都不愿离开。没抢到座位的只能挤在楼梯上和顶层,甚至通过广场上设置的两个大屏幕观看比赛;还有数万观众通过手机直播观看赛事活动。
“乡镇篮球赛也是当地各族群众共同的节日。”循化县副县长韩进祥说,“小企业争相赞助乡镇球队,大企业则争抢‘乡BA’冠名权。赛事期间,各乡镇的球迷聚集在县城,宾馆酒店一床难求,饭馆三餐爆满,甚至吸引了不少省外的观众和游客。”
韩进祥认为,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更多地是因为生产生活而成为“许乎”。现在以物易物的情况减少了,越来越多的“许乎”因为打篮球而产生更紧密的情感联系。“许乎”逐渐从物质生产延伸到精神交流,从藏族和撒拉族之间扩展到各民族之间。“虽然信仰、习俗不同,但感情上不分彼此,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循化县文都藏族乡中库村和街子镇孟达山村分别位于黄河循化段的上游和下游。几十年来,两村因为水源问题争执不下,县里、乡里多次协调都未能解决。2017年,两村进行了两场篮球友谊赛,通过比赛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化解了几代人的矛盾。
“除了在基层治理方面起到独特作用,循化人更把篮球当成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乡愁。”韩进祥说。
篮球不仅是循化本地人热爱的体育活动,也是在异乡的循化人心中的牵挂。在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都能看到循化人开的拉面店。据统计,全县有拉面从业人员2万余人,实体店约6300家。去年春节期间,在上海的循化“拉面人”组织了首届“拉面杯”篮球赛,通过打篮球表达思乡之情。
今年藏历新年期间,道帏乡一年一度的“迎春杯”篮球赛也即将拉开帷幕。当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带领演员们排练藏族的螭鼓舞,准备在开幕式上表演。到时候,各族的“许乎”们将会欢聚一堂,一起庆祝藏族的节日、篮球的节日、各族人民亲密团结的节日。
当汽车驶出群山的时候,下雪了。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山峦和田野更增添了几分静美和圣洁。春天的脚步近了,当积雪融化,汇入涓涓细流,黄河将会汇聚起更强大的力量,哺育她的各族儿女。
本文通过讲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故事,展示了这里从传统的“许乎”民族互助关系到因篮球运动而带来的新变化。篮球运动在当地盛行,不仅成为各民族情感交流的新纽带,促进了民族融合,还在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在外游子的乡愁象征。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