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地质勘查与防治监管:成果、问题与未来方向 聚焦 2024 地质勘查监管:经验、短板与改进策略

自然资源部通报的 2024 年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监督管理情况,涵盖经验做法、发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要求等方面内容。

央视网消息:根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自然资源部对 2024 年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的监督管理情况进行了通报。

2024 年地质勘查与防治监管:成果、问题与未来方向 聚焦 2024 地质勘查监管:经验、短板与改进策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 2024 年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监督管理情况的通报

自然资办函〔2025〕58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加强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国发〔2017〕46 号)的相关要求,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自然资源部令第 8 号)等法规的规定,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积极履行属地监管职责,顺利完成了 2024 年度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督工作。经过汇总分析,现将全国的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经验做法

在 2024 年,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程序要求,有序开展了辖区内地质勘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总共随机抽取了 888 家地质勘查单位进行信息核实,这一数量约占全国地质勘查单位总数的 12.3%。其中,有 643 家单位未发现明显问题,占比达到 72.4%;245 家单位存在问题,占比为 27.6%。在存在问题的单位中,190 家已完成整改,15 家被注销地质灾害防治资质证书,8 家被列入异常名录,10 家的监管服务平台企业信息被注销,还有 22 家正在整改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效能,各地积极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一)完善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浙江、山东、新疆等地区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并完善了地质勘查单位名录库和监督管理人员库,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动态更新。河南等地指导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梳理出了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名录。

(二)加强问题单位定向核实。内蒙古、辽宁、吉林、浙江、河南、广西、重庆、四川等地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将存在投诉举报或不良信用记录的 32 家地质勘查单位,确定为定向监管对象并进行重点核实。

(三)强化单位与项目协同监管。西藏抽取了 36 家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涉及相关项目 48 个。其中包括正在实施的 10 个矿产资源勘查专项资金项目和地质勘查项目,以及正在实施的 38 个 2023 年增发国债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对矿产资源勘查专项资金项目和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

(四)细化监督管理标准。天津制定了《2024 年天津市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要点》,将 6 类监管内容进行细化,制定了 27 项要点。山西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了“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共同监管、地质灾害防治单位专项监管、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等单位监管和实地核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完善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督记录表。

(五)组织专题宣讲培训。宁夏等地充分利用工作对接的机会,及时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普及宣讲工作。重点对推行事中事后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行业规范执行、安全生产管控、常态化监督管理等有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进一步提高了资质单位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的意识,指导其完善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徽等地提前组织了专题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组负责人和工作要求。

(六)市县联动强化监管。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与拉萨市自然资源局联合查处了西藏通远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超越资质许可违法承揽业务和伪造资质证书等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12 万元,并罚款 24 万元。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部分市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甲级资质单位开展监管,地质灾害防治乙级资质单位由所在地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自行组织开展监管,省厅对地质灾害防治乙级资质单位进行抽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与属地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全程参与,指导督促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做好问题后续整改跟踪,切实发挥了属地监管的作用。

二、发现的问题

(一)部分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处置违法行为不及时。福建立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 3 家公司在申请资质时,提供的技术人员社保缴纳证明和项目业绩证明存在伪造行为,但没有得到及时处置,导致这 3 家单位变更注册地逃避查处。个别省份随机抽取的地质勘查单位,由于提前申请注销监管服务平台信息或主动提出注销地灾防治资质,而未进行现场核实,造成监管工作不到位,抽取单位数量不符合抽查比例要求。

(二)部分地质灾害防治单位项目业绩或专业人员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西藏自治区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四川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中心的 2 个项目、四川省西南大地集团有限公司的 1 个项目、四川鑫陆零伍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 1 个项目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已将这些单位列入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监管服务平台异常名录。重庆市监管发现,筑为未来集团有限公司部分技术人员职称证书的真实性存疑,在整改期间未按要求提供存疑职称证书的佐证材料,该单位申请主动注销资质。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管发现,广西万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不属于该公司缴纳社保人员,存在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防治业务的嫌疑,已将其列入异常名录。

(三)部分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资质专业人员或设备条件不满足要求。内蒙聚力工程爆破有限公司、吉林省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百启测绘有限公司、湖南中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广东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广东冠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东顺建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韶关宏大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韶关市众匠建设有限公司、筑为未来集团有限公司、宁夏中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晟博建工有限公司等 13 家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资质专业人员或设备发生了变化,无法满足资质条件要求。相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正在督促这些单位申请注销资质或进行整改。

(四)部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有的单位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或不够完善,没有针对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的有关要求及时进行更新;有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如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培训工作记录不完整,隐患排查台账不规范,缺乏隐患整改措施,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等。在存在问题的 245 家单位中,有 97 家存在此类问题,占比约为 39.6%。

(五)部分单位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填报公示不及时、不规范。天津兴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卓恒工程勘测有限公司、威海金利测绘有限公司、河南省豫矿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 4 家单位不再从事地质勘查或地质灾害防治活动,已督促其注销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北矿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变更地址不及时,无法联系到该单位,已将其列入异常名录。在存在问题的 245 家单位中,有 101 家单位存在此类问题,占比约为 41.2%。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抓好属地管理。严格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严肃进行查处问责,杜绝以信用惩戒代替行政处罚,以注销资质代替撤销、吊销资质的情况发生。要抓好监管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全程跟踪督导,确保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同时,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二)做好政策技术培训。按照《地质勘查及找矿突破培训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地方党政干部、自然资源管理人员的政策培训以及地质勘查队伍的新技术新方法工作培训。深入解读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有关政策,交流推广管理政策措施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经验,推动地质勘查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督促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单位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技术规范要求,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压紧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行业管理责任,压实行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保障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本文围绕 2024 年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的监督管理情况展开,详细介绍了各地在监管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部分部门处置违法不及时、部分单位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况。最后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包括抓好属地管理、做好政策技术培训以及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等,旨在促进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的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902.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17:25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17: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