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本文围绕演员李现观鸟这一事件展开,深入探讨了新手观鸟的相关问题,包括装备选择、快速观鸟方法、适合新手的观鸟地点和入门鸟种,还提及了观鸟记录对鸟类保护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近日,在北京的公园中,不少网友惊喜地发现了正在拍摄野生鸟类的演员李现。只见他身着休闲装,头戴鸭舌帽,手持长焦镜头,“混”进了退休大爷们的“打鸟”队伍。这一有趣的场景被网友戏称“顶流明星与大爷抢地盘拍鸟”。

随后,李现还在微博上大方地展示了自己的这一新爱好,并分享了自己的摄影作品。在他的镜头下,一只只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鸟儿或低飞掠过水面,或在枝头欢快雀跃,春日的美景仿佛跃然纸上。

不少网友看到李现的观鸟装备后调侃道:“李现‘大鸟’设备不如大爷们。”那么,对于新手来说,该如何选择第一套观鸟装备?怎样才能避免踩坑?又有哪些快速发现鸟类的“独门秘籍”呢?在成都,又有哪些“城市秘境”适合新手体验观鸟的乐趣呢?4月3日,我们采访到了资深鸟友邓静,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白鹭 邓静摄

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观鸟不靠设备价格“取胜”

在邓静的望远镜里,仿佛藏着另一个精彩的世界。

邓静笑着揭秘道:“观鸟历史发展早期是没有数码相机的,那时候一般观鸟人使用肉眼和望远镜进行观察,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字和博物画记录。”

对于新人刚开始观鸟,邓静建议:“可以先准备一个8倍或者10倍的双筒望远镜,从身边的鸟看起。几百元的望远镜也完全可以满足观鸟的要求,之后如果对细节有更多要求时再升级也不迟。”她还展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面装着一个便携式望远镜,方便随时拿取,在每一个时刻都能锁定住鸟儿的身影。

在观鸟圈中,长焦镜头仿佛已经成为“打鸟”的标配,但新手需要投资昂贵的器材吗?邓静介绍说:“单反和微单的长焦镜头确实给我们拍摄鸟类带来了很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其昂贵的价格也成为了需要考虑的因素,另一方面,摄影器材的重量也是一个挑战。观鸟的时候常常需要行进,爬坡上坎是常态,长时间携带器材进行拍摄,爱好者常常需要综合考量。”在她看来,观鸟从来不是装备的竞赛。

近日,九眼桥附近水域苍鹭不断,这些被称为“老等”的苍鹭,以独特的“站桩式”捕鱼姿态静立水中,它们或成排伫立,或伺机而动。不少鸟友到此拍照录视频,在社交平台留下了不少神级场面。邓静说:“其实当你和鸟儿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手机也可以惊喜‘出片’,比如像最近九眼桥的苍鹭不少都是手机拍摄出来的。普通相机比如卡片机,如果有20倍以上光学变焦,在合适的距离和光线下也是可以拍出鸟羽毛色泽、绒毛等细节充分表现的鸟类数毛照来。”

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夜鹭 邓静摄

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如何“快速”观鸟?

不断移动飞翔的鸟类也给观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何准确用眼睛“捕捉”到鸟类,邓静有着自己的方法:“注意观察鸟类的位置,有的鸟喜欢在地面活动,这时我们可以慢慢靠近,在一个安全距离观察它;而有的鸟喜欢在树木里面觅食,可以留意树枝树叶不寻常地晃动,另外一个窍门就是注意听,跟随鸟鸣去找鸟。”听声辨位和公园蹲点已是邓静的进阶“鸟技”。

邓静还说:“然而,训练观察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身边看起,我们生活的环境其实就有许多鸟类,只是大家习以为常统称‘麻雀’,从身边起,观鸟频率多了,就会不断加新。”

对于在成都市内的新手,邓静推荐了一些适合观鸟的“城市秘境”:“大家可以去家附近的公园观鸟,公园植被丰富,会吸引很多林鸟生活,特别推荐青龙湖公园、浣花溪公园、成都植物园、锦城湖公园。而沿着成都河道走一走,相信你会碰到白鹭、苍鹭、夜鹭等常见涉禽的。”

比起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类,邓静也分享了一些高成功率的“入门鸟种”:白颊噪鹛、乌鸫、白头鹎、珠颈斑鸠。“它们个头比较大,胆子也大,容易观察。白颊噪鹛浑身棕黄色,眼睛周边和颊部是白色,喜欢在地面觅食。乌鸫浑身乌黑,鸟喙为黄色。白头鹎眉纹和枕部白色,俗名白头翁,身体橄榄绿色。珠颈斑鸠外型像鸽子,脖子上有白色小点,有点像妈妈戴的珍珠项链。”

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白头鹎 邓静摄

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珠颈斑鸠 邓静摄

从李现观鸟看门道,新手如何开启观鸟之旅

每只候鸟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

暮色中的九眼桥,苍鹭仍在“守望”着锦江。而鸟儿的观测记录,正在悄然拼凑出气候变化影响鸟类迁徙的生态拼图。

鸟类的国际迁飞路线有9条,其中有4条经过我国。据邓静介绍,近年来,观鸟组织在成都的龙泉山和龙门山都设立了公众猛禽监测点,这是为未来实现区域性以至整个迁徙路线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猛禽保护助力。

邓静说:“每年春秋两季鸟类迁徙时,观鸟群体都会上山进行监测记录。对于观鸟者本身来说,可以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猛禽,给自己的‘鸟单加新’,也可以体会壮观的迁徙鹰柱,感受生命的博大,比如成都新记录棕腹隼雕就是龙门山监测时记录的。”

与此同时,持续性的监测数据记录也给科学研究提供了原始数据。邓静补充道:“通过迁徙鸟类种类、数量的变化,科学家可以就气候变化、栖息地破碎等生态课题进行研究。近年来监测活动还一定程度遏制了迁徙路上的盗猎行为,为鸟类的保护实实在在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龙门山监测中就有发现盗猎枪声,志愿者组织和当地政府、派出所合作出击,取得了很好的震慑效果。”

本文从演员李现观鸟引出新手观鸟的相关话题,资深鸟友邓静分享了观鸟装备选择、快速观鸟方法、适合新手的观鸟地点和入门鸟种等内容,还强调了观鸟记录对鸟类保护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鼓励更多人加入到观鸟的行列中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534.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