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讲述了国家安全机关成功摧毁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在华布建的情报网络,介绍了菲律宾间谍如何发展在华人员进行窃密活动,以及相关嫌疑人的情况和案件进展。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蠢蠢欲动。近年来,一些境外势力处心积虑,通过发展运用本国在华人员,大肆开展间谍情报活动,不断窃取我国国家秘密,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近日,国家安全机关经过长时间的缜密侦查,取得了重大成果,成功摧毁了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在华布建的某情报网络。并且依法拘捕了三名涉嫌在我国境内从事间谍活动的菲律宾籍人员。
日前,国家安全机关在工作中敏锐察觉,有外籍人员频繁在我国军事设施周边出现,形迹十分可疑。经进一步侦查发现,这些外籍人员正在实施间谍窃密活动,国家安全机关迅速行动,将其带离处理。
据国家安全机关干警介绍:“最开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发现,有一名外籍人员多次在我军事设施周边徘徊,行为举止极不正常。在锁定他的身份后,我们迅速将其纳入重点工作视线,对他的一举一动进行密切关注。当他再次抵近我军事设施,企图实施间谍窃密活动时,我们果断出击,当场将他抓获。”
这名被抓获的外籍人员名叫大卫·斯皮内斯,是菲律宾籍,长期在我国工作生活。一次,大卫回菲律宾度假时,一个自称来自菲律宾军事情报机关的人员找到了他。
犯罪嫌疑人大卫·斯皮内斯回忆道:“我假期回菲律宾的时候,里奇·赫雷拉等人约我见面,他们自称是菲律宾情报部门工作人员。他们希望我利用在中国的便利条件,为他们搜集一些中国军事力量部署情况,还承诺每个月给我提供金钱奖励。”
原来,大卫·斯皮内斯口中的赫雷拉,正是菲律宾军事情报机关的制内间谍——里奇·赫雷拉。在赫雷拉的诱惑和拉拢下,大卫加入了间谍组织,并接受了专业的间谍培训。此后,赫雷拉要求大卫利用在中国长期生活的优势,在我国境内开展间谍窃密活动,重点搜集我国敏感信息,尤其是军事部署情况。
于是,在赫雷拉的指挥下,大卫多次前往我国军事设施周边活动,对军事设施进行抵近观测和窃拍,同时还多方搜集涉及我国的敏感信息。
国家安全机关通过进一步侦查发现,除了大卫以外,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赫雷拉还发展了另外两名菲籍在华人员,分别是阿尔伯特和娜塔莉。赫雷拉指挥他们在我国境内开展间谍窃密活动。
至此,整个案情逐渐清晰。自2021年以来,菲律宾军事情报机关制内间谍里奇·赫雷拉先后招募了大卫、阿尔伯特、娜塔莉等菲律宾籍在华人员作为行动特工。他利用这些人在华工作生活的有利条件,对他们进行间谍培训后,让他们执行秘密情报任务。赫雷拉还要求大卫等人搜集其他在华菲律宾籍人员信息,协助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物色和发展更多人员,以扩大在华情报网络。
据国家安全机关干警透露:“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每个月会定期给大卫等人的账户转账,作为他们提供情报的间谍经费。并且根据情报的质量,还会给予额外的奖金。”
国家安全机关经过长时间的缜密侦查,在获取确凿证据后,依法对大卫、阿尔伯特、娜塔莉等三名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在华情报网络的骨干人员实施了抓捕。
国家安全机关干警表示:“大卫等人在华期间,拍摄并留存了大量涉军涉密影像资料,并长期提供给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赫雷拉,这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严重危害。”
审查调查发现,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长期关注我国动向,重点搜集我国军事部署情况。原本,在华菲籍人员是促进中菲友好的重要桥梁,但却被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发展利用,使得“友谊之桥”变成了“间谍温床”。
犯罪嫌疑人大卫·斯皮内斯后悔地说:“中国政府给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却做了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我为我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后悔。”
犯罪嫌疑人阿尔伯特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是菲律宾间谍情报部门的人。我意识到我做了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事。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我很好,如果有和我境遇一样的人,我会劝他们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自首。”
犯罪嫌疑人娜塔莉同样十分懊悔:“2024年1月,我回到菲律宾后,遇到了菲律宾情报机关人员赫雷拉,我被他们招录了,为他们工作。我发自内心地为我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我不应该为他们工作。”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在案件侦办期间,国家安全机关依法保障了嫌疑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有关规定,任何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追究。
国家安全机关特别提醒,在华工作、生活的外国公民,切勿在境外机构、组织或个人的指使和资助下,从事间谍活动或其他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本期编辑 邹姗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在华情报网络的事件,包括间谍招募、活动情况及嫌疑人懊悔等内容。强调了境外间谍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以及法律对间谍行为的追究,同时提醒在华外国公民切勿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