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吉林省档案馆新公布的日文译文杨靖宇信件档案展开,详细介绍了信件的来源、背景,以及杨靖宇在“七七事变”后的抗日行动和战略部署,展现了杨靖宇的革命精神和战略思维,凸显了东北抗联在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韩冬
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文译文杨靖宇信件档案。吉林省档案馆供图
2025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更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同志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就在今年2月,吉林省档案馆有了重要的新发现——公布了一封日文译文杨靖宇信件档案。这份珍贵的信件档案来源于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全宗,它对于深入研究杨靖宇同志的事迹以及东北抗联史,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
时间回溯到1937年10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师与日伪军警爆发了一场激烈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敌人从我方牺牲人员的身上搜到了杨靖宇的手书信件。随后,这封信被翻译成日文,并存档在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这封信件是时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写给第一路军第三师的。虽然信件上没有注明具体的写作时间,但从“响应中日大战”等关键语句可以推断,它应该是写于“七七事变”后不久。
1937年7月7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沉重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次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迅速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在通电中,党中央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此后,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际措施,积极促进全民族联合抗日。杨靖宇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第一时间意识到“中日大战”带来的形势转变。在东北地区,他率先发布抗日宣言、布告等,成为最早率部主动出击的将领。7月25日,他以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全体将士的名义,发表了《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在书中,他深刻指出东北全体同胞应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原则,抓住时机,奋起反抗,为“恢复中国人之东北”而英勇战斗。8月20日,他又接连发布《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布告》以及《为响应中日大战告满军同胞书》,号召伪满军“马上哗变,一致携手,夹攻日寇”。
此次公布的杨靖宇信件译文档案,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资料的重要补充。在这封信件中,杨靖宇言辞恳切地动员“各有志者要从速整装部队!”“游击队各抗日武装!要从速联合起来”,其目的是为了钳制日本关东军入关,与关内抗战形成有力呼应。在他的号召下,东北抗联第一路军频繁出击,积极开展战斗,为全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的配合。此外,从信件中“关于今后的新方针已经商议妥当,并形成文件进行通知”等语句可以看出,杨靖宇同志能够审时度势,迅速调整战略战术,对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进一步的作战纲领进行了最新部署,充分发挥了抗联领导人的重要作用。信件档案中提到的“远征作战”,反映的正是杨靖宇同志在1937年7月中旬,率领部队从桓仁出发奔赴清原(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作战的艰辛历程。通过这次作战,东北抗日联军的声威和政治影响得到了极大的扩大。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之后,杨靖宇在清原县沙河子与第三师会合,他认真听取了第三师负责同志关于西征后部队恢复情况的报告,并具体研究部署了第三师1937年下半年的活动计划和工作安排。
这封信件档案虽然字数不多,但却意义非凡。它生动地再现了杨靖宇同志英勇斗争、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作为一支孤悬敌后的抗日武装,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当时已经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将自身定位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充分展现了东北抗联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战略觉醒与全局意识。另外,从信件中“对于今后的种种实际问题,直接依靠第三师周政治委员和刘(柳)主任”等语句可以看出,东北抗联即便处于异常艰苦的斗争环境下,也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这也是东北抗联能够坚持长期奋战的一条基本经验。
杨靖宇签署发布的这些文告、檄文,无一不彰显出东北抗日联军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当杨靖宇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信中“神圣的民族革命”的誓言。他这种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啮冰嚼絮的绝地坚守,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
本文通过对2025年吉林省档案馆新公布的杨靖宇信件档案的介绍,详细阐述了信件的背景、杨靖宇在“七七事变”后的抗日行动和战略部署,展现了杨靖宇的革命精神和战略思维,以及东北抗联在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杨靖宇及东北抗联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精神力量对中国人民的激励。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