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烈:志愿者寻亲、社会帮扶与画像慰藉

志愿者、政府机关、爱心企业、部队、爱心人士以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各方力量,通过为烈士寻亲、与烈属家庭结对共建、为烈士画像等方式,给予烈士及烈属关怀与慰藉,体现了对英烈的敬重与铭记。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烈。”我们从未忘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在当今社会,有众多有爱的人正以实际行动,让烈士与他们的亲人有了跨越时空的“团圆”。

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集结起来,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艰难征程。1948年,毛义富烈士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上壮烈牺牲,年仅25岁。从此,家人与他失去了联系,他的母亲也因思念过度郁郁而终。

2013年,志愿者周扬参与了淮北市的一次散葬烈士墓集中迁移工作。当他亲手捧起那些烈士遗骨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啊……”此后,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些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周扬终于找到了毛义富烈士的后人。烈士的家人得知消息后,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说你们怎么找到了?这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啊!”

致敬英烈:志愿者寻亲、社会帮扶与画像慰藉

在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毛义富烈士的5个侄子带着家乡的酒水和美食前来祭奠。侄子毛成行仔细地擦拭着墓碑,眼含热泪地说:“二伯,终于找到你了!带点土,撒在我爷爷奶奶的墓上,就等于他儿子回来了,回家了……”

除了志愿者为烈士寻亲,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行动,让烈属感受到更多的关怀。烈士喻高峰牺牲时年仅26岁,他的母亲赵长翠十多年来一直无法走出失去儿子的悲痛。

致敬英烈:志愿者寻亲、社会帮扶与画像慰藉

安徽省全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首创了“与烈士遗属家庭结对共建”模式,他们号召政府机关、爱心企业、部队以及爱心人士与烈士家属结成对子,形成帮扶共建的关系。

致敬英烈:志愿者寻亲、社会帮扶与画像慰藉

梁茂东是一位结对帮扶企业代表,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确认帮扶意向后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建筑队去修缮了烈士喻高峰父母居住的房屋。多年来的陪伴,让梁茂东与喻高峰的父母亲如一家人。值得一提的是,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设计的“皖滁0001号”结对卡还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为了让烈属的心灵得到更多的慰藉,还有一项温暖的活动在开展——为烈士画像。1955年,烈士王开淼牺牲,那时他的儿子王里节只有2岁多。王里节只知道父亲牺牲在厦门,但由于信息缺失,始终没能找到父亲的陵墓。

在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帮助下,王里节终于在厦门烈士陵园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完成了一个几十年的心愿。

致敬英烈:志愿者寻亲、社会帮扶与画像慰藉

然而,王里节老人还有一个遗憾,他丢失了父亲唯一的一张照片。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得知后,特意请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为王开淼烈士画像。当王里节老人看着父亲的画像时,不禁老泪纵横,“这下终于团圆了……”

致敬英烈:志愿者寻亲、社会帮扶与画像慰藉

“为烈士画像”活动的发起人叶庆华也是一位烈属,她的丈夫因救落水儿童而牺牲。她发现很多烈属都没有和自己亲人的合照,于是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志愿者团队一起发起了“为烈士画像”活动。自2019年起,安徽省发起的“为烈士画像”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已经为400多位烈士完成了画像,给无数烈属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本文通过讲述志愿者为烈士寻亲、社会各界与烈属家庭结对共建以及为烈士画像等具体事例,展现了社会各界对烈士及烈属的关怀与敬重,体现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意义,让烈士精神得以传承,也让烈属感受到温暖与慰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074.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