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法院宣判新型逃费诈骗案,为全国打击逃费提供样本

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利用“货车甩挂 谎报入口”新型逃费手段实施诈骗的案件,介绍了案件的发现、侦破过程,以及判决结果和意义,还提及了蚌埠管理处后续打击逃费行为的计划。

近日,在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一起运用“货车甩挂 谎报入口”这种新型逃费手段实施诈骗的案件迎来了宣判。有四名涉案人员,他们通过虚构运输路线,恶意缩短了数千公里的计费里程。最终,他们被依法判处三至五个月的拘役,并且还需缴纳2000至4000元的罚金。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意义非凡,为全国范围内打击新型逃费行为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司法实践样本。

这起案件的开端,是安徽交控集团蚌埠管理处收费管理部的稽查人员在禹会服务区察觉到4辆货车存在异常的“甩挂”行为。之后,他们联合蚌徐路政大队以及属地公安部门,进行了连续7昼夜不间断的蹲点布控。经过不懈努力,一个利用“中途甩挂—谎报入口—绕行加挂”的完整逃费链条逐渐浮出水面。经过查证发现,其中2辆货车的实际入口是新疆的某收费站,另外2辆则是甘肃的某收费站。这些涉案人员妄图通过“金蝉脱壳”的方式,缩减数千公里的计费里程,以此达到逃费的目的。

稽查人员为了还原逃费事实,采取了多种手段。他们通过北斗定位轨迹比对、门架数据交叉验证等方式,精准地还原了整个逃费过程。在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后,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涉案人员虚构运输路线、隐瞒真实行程的逃费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在法庭上,四名涉案人员也当庭悔罪认罚。此次判决不仅仅是追究了他们的经济责任,还依法适用了人身刑责,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这起案件的判决具有突破性意义。它突破了传统“追缴通行费”的处理模式,将新型逃费行为纳入了刑事打击范畴。这对于那些企图通过技术手段逃费的不法分子来说,形成了强力的震慑。同时,也为智慧交通时代的路网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司法参照。

蚌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蚌埠处将继续深化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他们会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织密“稽查”网络。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各类逃费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决维护全国路网的收费秩序。

本文介绍了蚌埠市禹会区法院宣判的一起新型逃费诈骗案,包括案件的发现、侦破、判决及意义,体现了司法对新型逃费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效果,同时蚌埠管理处也将继续加强对逃费行为的管控,维护路网收费秩序。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9562.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