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患有肾结石与血管钙化的患者能否补钙这一常见疑问展开,详细分析了补钙与肾结石、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合理补钙对这类患者是可行的结论。
在日常的医疗咨询中,经常会有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自己被诊断出患有骨质疏松,医生建议服用钙片来进行治疗。然而,他们同时又患有肾结石以及血管钙化的病症,这就让他们十分担忧,补钙会不会导致肾结石的情况加重,或者进一步促使血管钙化呢?
那么,有肾结石的人到底还能不能补钙呢?
许多人存在这样一个认知误区,觉得肾结石的形成是因为尿液中的钙含量过多,所以一旦补钙,就会增加结石的发生风险。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在众多肾结石类型中,超过80%属于草酸钙结石,10%是尿酸结石,只有小部分是由其他成分构成的结石。
尿钙其实来源于血钙,并且其含量是相对恒定的。大多数情况下,肾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体对草酸、尿酸的代谢出现紊乱,和钙的关系并不大。
人体中的草酸主要是氨基酸代谢的产物,还有一部分是通过食物摄入的。如果肠道内有足够的钙,食物中的草酸就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钙。这样一来,草酸的吸收量就会减少,反而能够降低肾结石的发病风险。
健康时报图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补钙会不会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
血管钙化主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目前学术上的共识是,只有大剂量补钙才有可能促进血管钙化,而正常的补钙并不会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
根据相关标准,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 - 1000毫克的钙。但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在日常饮食中的钙摄入量普遍偏低,平均每天大约只有400毫克。而常用钙补充剂推荐的每日剂量为600毫克,刚好可以弥补饮食中钙的缺口。
综上所述,即使是患有肾结石与血管钙化的人,也是可以进行补钙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补钙不能过量,只有合理补钙才能确保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对用药方面有任何疑惑,应当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本文针对患有肾结石和血管钙化的患者能否补钙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解释了补钙与这两种病症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正常补钙不会加重病情,患者可以合理补钙,但要注意适量,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