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小骞女儿矮小症事件,看孩子长高的那些事儿

前央视主持人王小骞自曝女儿患上矮小症,以及冉莹颖为儿子打生长激素的事情,接着介绍了矮小症的定义、自测方法、孩子个子矮的预警信号,探讨了孩子能否打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的副作用,最后给出了帮助孩子科学长高的建议。

近日,前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骞在自己的个人社交账号上,深情分享了女儿的成长历程,令人意外的是,她自曝女儿早早被查出患上了矮小症。在分享视频里,王小骞满脸落寞地向网友们说道,如今女儿早早已经10岁了。早在几年前,她就察觉到女儿的身高总是比同龄人矮大约20厘米。于是,她赶忙带着女儿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最终发现孩子患上了矮小症。

从王小骞女儿矮小症事件,看孩子长高的那些事儿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冉莹颖也碰到了同样的难题。她的儿子由于从小身材就比较矮小,冉莹颖心急如焚,赶忙带着儿子去打生长激素。经过3个月的治疗,儿子长高了2.4厘米,这在身高增长上也算是取得了一大突破。

那么,什么是矮小症?又该如何自测呢?

矮小症(short stature,SS)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症。它指的是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患儿的个体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 - 2sd),或者低于第三百分位数( - 1.88sd)。简单来说,把100个孩子按照身高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排名在前3的孩子就属于矮小症患者,排名在前10的则属于偏矮。家长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片内容,自行了解孩子的身高水平。

从王小骞女儿矮小症事件,看孩子长高的那些事儿

从王小骞女儿矮小症事件,看孩子长高的那些事儿

孩子个子矮其实是有预警信号的,具体如下:

1. 孩子长期坐在班级的第一排。

2. 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

3. 在生长期1年以上都不用换衣服和鞋子。

4. 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

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四大信号,家长们就需要高度警惕起来,及时带孩子就医,尽早进行治疗,以免错过孩子长个子的“黄金期”。

孩子个子矮,能不能打生长激素呢?

实际上,孩子个子矮并不是打生长激素的绝对指征。家长们更应该重视孩子矮小的原因,及时进行观察和诊疗,针对病因进行系统且规范化的治疗,千万不可盲目跟风。那么,什么情况下适合打生长激素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罗飞宏曾明确表示,考虑使用生长激素,首先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骨骺线没有闭合。一般来说,男生16岁、女生14岁时骨骺线就基本闭合了。在骨骺线闭合或接近闭合的情况下使用“增高针”,不仅起不到促进生长的作用,还可能会导致骨骼变粗变大。不过,每个人的骨骺线闭合时间是不同的,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检查来判断。第二,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身高,并且每年增长少于5厘米。

要知道,生长激素并不是“万能”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一些副作用:

1. 注射部位疼痛和红肿:注射生长激素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发红和肿胀的情况,不过这些症状通常在几天内就会自行消失。

2. 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孩子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这时需要通过口服甲状腺素片来恢复正常。

3. 血糖增高:生长激素可能会引起短暂的血糖增高,这种现象在青春期孩子中较为常见,通常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量的减少或者停药后,血糖会恢复正常。

4. 关节和肌肉疼痛:生长激素治疗可能与孩子生长发育加快有关,从而导致活动后关节、肌肉疼痛,此时应减少运动量,适量运动即可。

5. 水肿:生长激素可能会使体内保留更多的水分和血钠,进而导致眼睑、面部、下肢出现水肿。

6. 颅压升高:个别孩子可能会出现头痛的症状,这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的,通常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好转。

7. 肿瘤问题:对于体内有肿瘤细胞的患者,生长激素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加快,所以有肿瘤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生长激素。

8. 骨骼问题:包括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手脚变大等,在治疗前需要进行骨盆X线检查,并且在治疗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

9. 心血管问题:有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并接受了最长25年随访的患者,与未接受治疗但其他状况类似的患者相比,男性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出三分之二,女性则高出两倍。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长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营养要均衡

营养及微量元素的摄入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到合理膳食,按时进餐。

2. 坚持规律运动

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刺激儿童骨骺生长,同时加快新陈代谢,促进骨骼发育,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建议每周应坚持至少进行5次运动,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

从王小骞女儿矮小症事件,看孩子长高的那些事儿

3. 保证夜间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导致自身分泌生长激素减少,从而影响长高。建议孩子每晚9点之前入睡,并且保证8 - 9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

4. 定期测量身高

至少每3个月测量一次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注意要做到“三同”(同一测量时间,同一测量尺,同一测量人)。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落后于同龄人,要尽早带孩子去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咨询,避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期。

本文通过王小骞和冉莹颖孩子的身高问题引入矮小症话题,详细介绍了矮小症的定义、自测方法、预警信号,分析了打生长激素的条件和副作用,最后给出了科学长高的建议,提醒家长关注孩子身高,科学应对孩子生长发育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253.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04:42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