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四川法治领域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发现四川省政法系统积极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果,包括平台建设应用实现办案协同共享、升级信息管理系统规范财物流转处置、建设大数据监督体系破解监测预警难题、打造数字化服务项目助推服务优质便捷等内容。
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我们都知道要做到公平公正且高效。而在四川,这里的政法系统正在进行一场智能化的变革。以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人欠着钱还高消费,但是却很难快速找到失信被执行人;货物被扣押后不断贬值,却缺乏有效的快速处置方式;办案人员抱着厚厚的卷宗跑来跑去,非常不便。不过,中央依法治国办的督察带来了新的发现。四川省政法系统把政法智能化建设当作规范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提升工作质效的重要基础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亮眼的成果。在平台建设应用方面,政法系统包含众多单位,要打破数据壁垒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个难题。但督察组发现,跨部门办案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法院将限制消费名单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推送给公安,公安协助查人找物,增强了法院的执行能力。跨部门办案平台覆盖全省众多政法单位的执法办案业务,打破内部数据壁垒,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在资源共享上,深化政法大数据平台建设,共享海量数据资源。单轨运行上,电子卷宗深度应用等方面有很大提升,案件单轨流转率大幅提高。协同办案方面,打通多种业务流转办理通道,案件流转时长大幅缩短,还节约了大量办案成本。德阳市的民警表示,现在借助电脑和电子指纹捺印设备,办案全程电子化,效率大大提升。针对涉案财物管理的规范透明和处置效率问题,四川省优化升级涉案财物管理信息系统。成都率先建成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这里通过线上办理涉案财物入库出库数量众多,实现全生命周期线上闭环管理。泸县公安局在刑事案件中,对扣押的大量涉案大米通过电商平台先行处置,既节约财政资金又防止大米变质贬值。推行智慧监管模式后,在涉案财物流转、与相关机构协同、规范价值认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建设大数据监督体系方面,四川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执法办案的各种情况在系统中清晰可见,不合规的会预警。通过深化政法大数据监督体系建设,对各类风险能够智能预警。针对执法办案风险打造的监测平台,甄别出很多风险点,规范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在涉企发展风险方面,建立川酒知识产权监督保护平台,挖掘出众多维权线索和检察监督案源,有效解决了维权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在打造数字化服务项目上,四川省也不甘落后。深化“互联网 + 政法公共服务”,12368诉讼服务热线每月处理大量来电诉求。全省一体化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众多政务服务事项,涉企事项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区块链存证作为天府法务区的法务科技产品,法院采信区块链存证裁定侵权行为,同时这里打造的“法律云市”链接多套系统,支撑多项智慧政法服务业务,塑造新的法律服务形态。
四川省政法系统在政法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在办案协同共享、涉案财物管理、大数据监督体系建设以及数字化服务项目打造等方面均有积极进展,这些成果推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执法司法质效,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