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发布的“科学”流言榜内容,包括“即使过敏也不要用激素药物”“戴蒸汽眼罩睡觉能护眼”等流言及对应的真相,专家对部分流言进行了科学解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科学”说法,比如羽绒服干洗更好、每天敷面膜能更护肤、95号油比92号油更耐烧、打胰岛素比口服药降糖效果好。而今天,3月的“科学”流言榜正式发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对于这些流言的解读。
01
即使过敏也不要用激素药物
流言:很多人认为大量使用激素对人体有害,所以千万不要轻易使用激素药物。
真相:阳春三月,已经进入了春季花粉期,花粉过敏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然而,有些患者因为担心使用激素类鼻喷药物等预防药物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在预防和治疗方面表现出了抵触情绪。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激素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过敏症状。
在这里还不得不提一些量子手环相关的宣传,其所谓的“用量子能量、标量波引起DNA、线粒体共振,给身体带来能量”,纯粹是把公众接触较少的专业词汇胡乱堆砌在一起,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骗局。而有些人会觉得它们有效果,主要是受到了心理暗示的影响。
10
戴蒸汽眼罩睡觉能护眼
流言:有些商家宣称“戴蒸汽眼罩睡觉可护眼、助眠”,部分产品还标注“X小时持续发热”,这仿佛在暗示消费者整夜使用也不会有危害。
真相:蒸汽眼罩采用自发热控温技术,它能使空气中的水分与金属粉在眼罩内部形成发热体,进而生成细微温润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可以让眼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调节睑板腺功能,改善干眼症状,有效缓解眼部疲劳。不过,使用蒸汽眼罩一定要遵循科学的使用方法,否则就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损伤。
首先,低温烫伤比你想象的更易发生。要是50℃左右的温度长时间接触皮肤,虽然我们在感觉上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但热力会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进而引起烫伤。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的一项监测显示,市面上超过35%的蒸汽眼罩实际温度可达50 - 60℃,而且发热时长超过1小时,这就相当于让眼球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更危险的是,人在睡眠中痛觉感知会下降,很多人即使被烫伤了也可能浑然不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皮肤敏感度下降,长时间使用蒸汽眼罩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其次,即便没有烫伤,过夜佩戴也会引发其他风险。比如蒸汽眼罩内层纤维受潮后容易滋生细菌,如果眼周有化妆品残留或感染,还可能引发结膜炎甚至角膜溃疡。还有部分消费者眼部皮肤较为敏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红肿、发痒的过敏现象,所以建议慎用。小儿患者皮肤稚嫩,更要慎用,防止烫伤。
专家建议,大家在选择蒸汽眼罩时,要选择41℃恒温且通过医疗器械认证的产品,单次使用严格控制在20分钟内,并且要避开眼周有伤口、炎症或化妆的状态。
本文围绕3月“科学”流言榜展开,介绍了“即使过敏也不要用激素药物”和“戴蒸汽眼罩睡觉能护眼”这两个流言及真相。提醒大家不要轻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在生活中要运用科学知识理性判断,遵循科学方法来保障自身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