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高发的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通过具体案例展现诈骗手段,并传达反诈骗中心的提醒,以提高大众防骗意识。
你以为赚得盆满钵满,可谁能想到竟会在诈骗的深渊里越陷越深!近日,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诈骗分子可谓是花样百出,他们借助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千方百计地引导受害人下载并使用诈骗APP或者登录诈骗网站。一开始,受害人往往能尝到一点甜头,获得些许低额返利。这看似美好的开端,实则是诈骗分子精心布下的诱饵。等受害人放松警惕,被诱导加大投资后,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骗,诈骗分子便会立刻失联,消失得无影无踪。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几起具体案例。
案例一:网恋投资骗局
就在最近这几天,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察觉到一个可疑情况。有一名客户正在银行网点提取400万元现金,民警敏锐地意识到事情不简单,迅速赶往现场。面对民警的询问,客户陈女士称自己要装修房屋,因为装修公司的银行卡被冻结了,所以只能用现金支付。民警并没有轻信陈女士的说法,马上联系了她的家属,结果发现家里根本没有装修房屋的计划,取款用途不明,陈女士很有可能遭遇了诈骗!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陈女士此前通过交友软件结识了一名自称是现役军人的男子,两人很快陷入了网恋。之后,该男子将一个投资APP的账号交给陈女士,让她帮忙代为操盘。仅仅过了几天,陈女士就发现这个软件的投资利润高得惊人。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她心动不已,决定提取400万元现金自行投资。目前,这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案例二:“双线诈骗”套路
同样是在这个月,重庆江津区反诈中心通报了一种“双线诈骗”的手法。诈骗团伙非常狡猾,他们一方面针对投资者设计虚假投资平台,另一方面利用贷款者的需求实施“洗钱”犯罪,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灰产业链。
时间回到今年2月,外地的张先生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理财顾问”。一开始,张先生进行了少量投资,并且都获得了利润。尝到甜头的他放松了警惕,加大了“投资”力度,一次性转账43万元。然而,仅仅数小时后,张先生就发现自己被拉黑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最近,江津区反诈中心发现德感街道居民李某的银行卡出现了单笔43万元的异常交易。经过调查得知,李某在办理网络贷款时,被诈骗分子以“刷流水提升额度”为诱饵,将之前张先生被骗的43万元转入了李某的账户,还诱骗李某取现转交给骗子。幸运的是,民警和银行反应迅速,在李某取现之前将其截获,成功保住了全部涉案资金。
随后,民警将43万元被骗资金全部返还给了张先生。
重庆市反诈骗中心郑重提醒广大市民:“网络交友时一定要保持谨慎。当遇到一些所谓的‘证券客服’‘投资大师’‘网络恋人’以‘高收益、内部消息、系统漏洞’等理由,指引你参与投资时,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以免落入诈骗圈套。投资理财一定要选择正规途径,不要贪图小便宜,更不要妄想‘一夜暴富’。同时,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不得随意转让、出借、出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要加强对银行卡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本文通过介绍沙坪坝区陈女士网恋投资被骗以及江津区“双线诈骗”等案例,展现了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危害。同时,传达了重庆市反诈骗中心的提醒,呼吁大众提高防骗意识,谨慎交友和投资,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