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广州市荔湾区开展的跨学科教育研讨活动展开,介绍了活动中沙面小学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成果展示,多位校长和教师的经验分享,还阐述了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学步骤以及专家对跨学科教学核心要义的剖析。
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的时代,跨学科教育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探讨的热门话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学习?在跨学科教学中老师又该如何施教?跨学科教育的核心要义究竟是什么?而AI赋能下的跨学科教学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
3月28日,广州市荔湾区各小学校级领导、骨干教师代表共400余人齐聚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大坦沙校区,共同就跨学科教育的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
活动现场,四年级学生何卓彦和他的组员们充分发挥智慧。他们巧妙地运用数学中几何所学的知识,结合美术里的绘图、剪纸和手工制作等技能,制作出了各式各样实用的物件,像收纳盒、垃圾箱等。沙面小学的学子们通过实物作品展示、互动体验、学生解说、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学习成果。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学生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与创新思维,赢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称赞。
荔湾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锐在活动中指出,协同共融育人要以数智活课程、以教研攻堵点、以活动建资源。他强调:“数智时代的教育需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沙面小学教育集团在跨学科教育方面的探索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微分享环节,荔湾区多位校长和教师分别从学校层面和学科层面带来了精彩的微讲座,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实践案例。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副校长林琳以“立足国家课程,系统重构融合”为主题,分享了该校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校本探索经验。
沙面小学英语学科教师郑晓庭通过《How can you have a summer holiday?》《The food chain》《Country life》这三个具体案例,详细分享了学校英语科组在跨学科主题学习领域的探索历程和成长经验。
沙面小学科学教师江华姿以“立足创新导向,精进科学素养”为题,介绍了科学科组在跨学科教学上的探索举措,包括尝试“科学+”模式、汇总各年段的科学跨学科主题、更新科学学习模式等。
西关培正小学数学科教师吴金洪以“融创启智,跨域共研”为题,分享了该校数学科组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上的设计与实施经验。
西关外国语学校附属流花小学美术科教师曹钰珍以“设计师与自然的对话——设计校园小夜灯”为主题,呈现了一个富有创意的美术科跨学科教学案例。
跨学科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荔湾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锐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并非简单的学科知识拼盘,而是以真实问题为纽带,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强大力量,构建一个促进知识融合、思维提升与素养培育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余仁生进一步表示,在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的“整体育人”理念下,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已难以满足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能力的需求。国家规定,学校可以拿出10%以上的课时进行跨学科学习,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
余仁生还指出,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一般可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问题设计。教师要设计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综合性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应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任务规划。根据核心问题,规划具体的任务,这些任务可分解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由不同的学科小组负责完成。
第三,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专注于解决自己负责的子任务,同时与其他小组保持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整个问题的解决。
第四,知识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五,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数字化工具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余仁生强调,在AI时代,学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快速获取和梳理所需的信息,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因此,在跨学科教学中,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与人工智能对话,培养精准发问的能力,提升数字素养,这是信息时代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余仁生指出,此次活动是荔湾区在新课标和新课程下培养老师教研教学水平的一个流程样板。“荔湾区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以此次跨学科为例,我们通过‘学科培训——自主实验——展示研讨——案例征集——资源共享’五个环节,积极推进教师跨学科能力的培养。这五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能力培养的闭环,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为跨学科教学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王建军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理论高度深入剖析了跨学科教学的核心要义。王建军指出,跨学科的起点可以围绕真实情境展开,建议教师从生活实践中寻找主题与资源,搭建学科跨越的桥梁;同时,更推荐教师们基于核心素养来整合各学科资源,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融合,构建“大教育”生态。他还强调,核心素养真正的实现,要走出学科问题的局限,“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继而超越学科要求,回应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目标,最终实现‘大概念’的学习闭环,从而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本文围绕广州市荔湾区的跨学科教育研讨活动,展示了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成果,多位校长和教师分享了教学经验。强调了跨学科教育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作用,介绍了教师跨学科教学的步骤,以及数字化工具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专家从理论层面剖析了跨学科教学核心要义,此次活动为区域教育发展和教师能力提升提供了有益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