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薄煤层开采从“跟跑”到“领跑”,中国智慧闪耀煤炭行业 陕煤黄陵矿区智能煤矿项目:开启极薄煤层开采新时代

本文围绕陕煤黄陵矿区双龙煤业地下的智能煤矿项目展开,介绍了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投入实际应用的薄及极薄煤层高效智能开采成套装备,阐述了其创新技术、实现的成果、带来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陕煤黄陵矿区双龙煤业的地下百米深处,有着一处极为逼仄的空间,煤层厚度仅在0.78 - 1.3米之间。然而,就在这看似平凡的地下空间里,一场悄无声息却意义非凡的技术革命正在上演。只见一台采煤机宛如一把精准无比的外科手术刀,缓缓划过岩壁,紧接着,乌黑发亮的煤炭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出。令人惊叹的是,在这整套高效的采煤流程中,竟然看不到矿工的身影。

3月28日,记者从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了解到,这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智能煤矿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可是全国首个投入实际应用的薄及极薄煤层高效智能开采成套装备。这一成果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极薄煤层开采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全球近30%的难采煤炭资源,或许也将因此迎来破局的曙光。

一直以来,在传统工艺的限制下,极薄煤层的开采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作业空间狭窄,甚至不足成人的高度,开采设备难以施展拳脚,导致长期处于“采得出但采不好”的尴尬局面。不过,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项目团队凭借着创新精神,成功打造了“机身传动系统悬机身式布置 + 双截割电机”的独特结构。这一创新设计,让采煤机即便在0.78米的超低采高下,依然能够保持灵活的身姿。此外,中压变频技术的应用,更是为设备进行了“瘦身健体”,使得设备在起伏不定的巷道中也能如履平地,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开采环境。

极薄煤层开采从“跟跑”到“领跑”,中国智慧闪耀煤炭行业 陕煤黄陵矿区智能煤矿项目:开启极薄煤层开采新时代

当惯性导航系统与智能截割算法实现深度融合时,设备仿佛被赋予了“人类智慧”。采煤机能够自动规划出最优的开采路径,同时,刮板机和液压支架也能与之默契配合,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开采体系。在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上,设备群产生的实时数据流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数字孪生矿井,让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掌握井下的开采情况。验收专家介绍,该项目实现了三角煤的自动截割,以及工作面与顺槽装备的协同控制,开创了“无人作业 + 远程干预”的先进模式,真正达到了无人化常态开采的标准,推动整个煤炭行业由“汗水驱动”向“智慧驱动”转变。

极薄煤层开采从“跟跑”到“领跑”,中国智慧闪耀煤炭行业 陕煤黄陵矿区智能煤矿项目:开启极薄煤层开采新时代

经过专业测算,如果该技术能够全面推广,我国超百亿吨的极薄煤层资源将被释放出来,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当下,这项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稀缺资源的利用率,还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了能耗,让“井下无人则安”的美好愿景逐渐照进现实。

极薄煤层开采从“跟跑”到“领跑”,中国智慧闪耀煤炭行业 陕煤黄陵矿区智能煤矿项目:开启极薄煤层开采新时代

据了解,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已经着手构建智能开采技术生态圈。未来,这些在地下深处淬炼出的中国智慧,有望沿着“一带一路”传播开来,点亮更多矿山的“智慧之眼”,为全球能源革命提供具有东方特色的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陕煤黄陵矿区双龙煤业的智能煤矿项目,它作为全国首个薄及极薄煤层高效智能开采成套装备通过验收,标志我国极薄煤层开采实现跨越。该项目凭借创新技术实现无人化开采,若全面推广可释放大量资源、保障能源安全,还将助力能源转型。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构建技术生态圈,有望为全球能源革命贡献东方智慧。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013.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