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华领医药,介绍了其2024年度业绩数据,重点阐述了核心产品华堂宁的销售情况,包括在不同阶段的销售数量和净额变化,以及收回商业化权后的表现。还提及了公司的盈利目标、医保支付标准对比、与同类产品的销售情况对比,最后介绍了后续管线的临床进展和公司的财务状况。
3月27日,华领医药正式发布2024年度业绩数据。报告显示,该公司在这一时期实现销售收入2.56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加了234%。如此显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降糖药多格列艾汀片,也就是商品名为华堂宁的良好销售表现。这一出色成绩,也让华领医药的年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是华堂宁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的首个完整年份。
自今年1月起,华领医药从合作伙伴拜耳手中收回了华堂宁在国内的商业化工作。在截至2月末的短短两个月内,华堂宁的销售数量就达到了59.2万盒,实现销售净额约7320万元。对比2024年的前两个月,当时华堂宁的销售数量仅为20.2万盒,销售净额为2450万元。在产品单价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华堂宁今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99%。这一数据似乎表明,华领医药自身的销售能力并不逊色于拜耳。
今年1月初,华领医药聘请了陆宇担任公司销售与市场事业部副总裁,专门负责华堂宁的销售工作。陆宇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加入华领医药之前,他曾在诺和诺德和礼来负责糖尿病全系列产品的销售推广工作。从今年头两个月的销售趋势来看,华领医药的业绩在2025年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回顾2022 - 2024年期间,华领医药的营收呈现出年年大幅增长的态势。然而,其亏损额始终保持在每年2亿元的水平。在这期间,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均在持续增长。此前,华领医药在2024年中报中明确表示,企业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盈利。
对于相关事项,在2024年业绩公告中,华领医药表示,在与拜耳终止独家推广服务协议后,未摊销合约负债人民币12.43亿元将确认为公司2025年的收益。截至3月28日午市收盘,华领医药报2.54港元/股,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55%,市值约26亿港元。
华领医药成立于2011年,创始人是陈力,他同时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目前,华堂宁仍是该公司唯一的商业化产品。从商业化表现来看,华堂宁自获批上市后,销售情况持续向好。2022年9月,华堂宁获批上市,截至目前,该产品已经经历了两个完整的销售年。
2024年初,华堂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销售大幅放量,增量突破七倍。数据显示,2023 - 2024年期间,华堂宁的销售额分别为7660万元和2.56亿元;销售量分别为25.1万盒和210.5万盒。在2023年末,华堂宁参与国家医保谈判时,还因为“谐音梗报价”被广泛关注。据上观新闻报道,华领医药药品开发部高级副总裁、首席医学官张怡在谈判现场表示,希望以5.52作为报价,理由是该产品在12年前的研发代号为“HMS5552”,象征着“我我爱”。
华堂宁的最终医保支付标准为5.39元/片,与自费阶段的15元/片相比,降幅超过60%。按照每日两次服药来算,该产品的每日医保支付标准为10.78元。这意味着,在国内目前的口服降糖药产品中,即使华堂宁降价后进入医保,也依旧属于高价值产品。
与同类产品相比,被第十次集采纳入的西格列汀最低拟中选价约0.18元/片,最高有效申报价为2.215元/片,原研药企默沙东报价7.37元/片。另在2019年医保谈判现场,阿斯利康达格列净片最终的医保支付价定为4.36元/片,医保谈判前,该产品自费价为16.29元/片。不过,从销售量情况来看,华堂宁年销百万盒(28片/盒)的成绩可能还有增长空间。目前,该产品还不算是最受终端欢迎的降糖药。据摩熵·医药数据,2023 - 2024年间,默沙东西格列汀片单季度在医院终端的销售量就在千万片的规模,阿斯利康达格列净片的销售量则上亿。
在后续管线上,华领医药多格列艾汀片的联用研究以及第二代葡萄糖激酶激活剂(下称“第二代GKA”)的临床进展备受关注。2024年11月底,华领医药宣布已在美国完成第二代GKA的Ia临床研究。研究结果确认,在研产品184.5mg的暴露水平与多格列艾汀片75mg每日两次(BID)剂量相当。华领医药表示,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剂型,在中国和美国进行第二代GKA的多次递增剂量(MAD)临床开发。另外,截至2024年底,华领医药的资产负债表保持稳健,现金结余达11.4亿元。
本文围绕华领医药展开,介绍了其2024年业绩,华堂宁销售增长显著,收回商业化权后表现出色,公司有盈利目标且后续有收益确认。还对比了华堂宁与同类产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和销售量,指出其虽价值高但销量有增长空间。同时提到后续管线临床进展和稳健的财务状况,整体显示华领医药有发展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