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杂技团《流金岁月》的优秀杂技魔术展演情况,包括节目类型等。重点介绍了魔术师杨小磊,他不仅在展演中的《大型魔术》节目表现出色,而且作为电影《唐探1900》的魔术顾问参与其中。还讲述了天津在古典戏法传承方面的重要地位,杨小磊作为第六代戏法传人介绍了相关的传承脉络。同时也阐述了戏法和魔术的区别,以及他对于复原失传老戏法的看法等内容。
天津日报的记者王洋报道,近日来,天津市杂技团精心打造的《流金岁月》优秀杂技魔术展演在光华剧院持续上演多场。此次展演的节目可谓丰富多彩,其中既有像《空竹》《重蹬技》《顶花坛》这类属于非遗范畴的新创杂技、魔术节目,也有像《立方体》《肩上芭蕾》《大型魔术》等新近创作编排的节目。
在《大型魔术》这个节目里,魔术师杨小磊的表演相当出彩。他带来的大道具串烧表演简直惊艳全场,巧妙地结合了刀光剑影、火把穿身等虚实结合的效果呈现。在表演过程中,他能在多种道具之间自如地来回切换,还能轻松地“大变活人”。就在不久之前,杨小磊凭借自己的这一绝活,在电影《唐探1900》中担任魔术顾问,并且将这个神奇的“大变活人”表演搬上了大银幕。
天津在古典戏法传承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古典戏法传承的重镇。在电影《唐探1900》当中,魏翔饰演的中国魔术师金陵福给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杨小磊告诉记者:“电影里金陵福表演的最后一个节目就是‘大变活人’。电影中的道具机关设计,主要是为了契合追逐打斗的剧情需要。”杨小磊在这部电影里可不只是一个小角色,他不仅承担了设计节目、制作道具以及指导演员表演魔术的工作,还客串了金陵福的助手呢。
杨小磊作为第六代戏法传人,他介绍说:“金陵福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其实就是我的祖师爷朱连魁。他在国外叫金陵福,这是英文名Ching Ling Foo的音译。在中国戏法界,朱连魁和张宝清被认定为第一代戏法艺人,他们共同的师父是蒋德成,这属于一脉传承下的两条支脉,而我属于张宝清这一脉,所以我们都是同宗。当年,金陵福在美国可是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巨星’,他引领了一股新潮流。很多人都模仿他,当时美国那些穿燕尾服变鸽子的魔术师,都纷纷穿上了中式大褂,开始表演变大瓷盆、大鱼缸之类的戏法。”
天津一直有着“戏法窝子”的美称,这里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戏法艺人。杨小磊提到:“朱连魁也是天津人。”在电影里,杨小磊设计了三个节目,其中《大碗飞水》是朱连魁的招牌节目,《火盆》《大变活人》也是古典戏法中经典的代表性节目。杨小磊还直言不讳地说:“天津是古典戏法的发祥地,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戏法表演者或者老前辈,要么是从天津走出去的,要么就是外面的人从天津学艺回去的。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知道,戏法艺人只有从天津走出去才能站得住脚,这也就是天津被称为‘戏法窝子’的原因所在。”
在展演当中,除了《大型魔术》节目之外,杨小磊还带来了手彩魔术、近景魔术等表演。他通过现场互动做游戏的方式,让观众们能够沉浸式地感受魔术的独特魅力。当谈到戏法和魔术的区别时,杨小磊是这样说的:“戏法是经得起360度围观的,而魔术只要从背后一看就很容易露馅儿,这就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魔术在西方都是在剧场舞台上表演的,背面和侧面都没有观众,这种表演环境促成了它特有的表演形式,也有设计神奇效果的优势。魔术是视觉艺术,它的道具都是纯物理结构的东西,在身上携带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压缩。戏法是一门非常直白、坦诚的艺术,演员身上带着什么样的道具,变出来就是什么样,比如说变出来装满水的鱼缸、点着蜡烛的灯笼,那么这种状态在身上怎么保持,就要求演员要把‘活儿’带在身上。”
“大褂出彩”在行话里又叫“落活”。杨小磊介绍说:“演员从大褂里变出水缸、火盆等各种道具的表演,现在西方都没有这些,之前我们在美国演出的时候,这个戏法依旧是最受欢迎的。”根据中国魔术专著《鹅幻汇编》的记载,中国传统戏法节目曾经有320多个,可是如今多半已经失传了。说起在舞台上复原那些失传的老戏法,杨小磊表示:“我们都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和新材料把它们还原出来,按照原有的效果进行表演,但是内核的演法、手法、道具等肯定和原来不一样,所以也就失去了原来的那种感觉和味道。今年,我将会参与排演一部关于戏法的话剧,分享戏法、魔术圈里的故事。”
本文总结了天津市杂技团的展演节目情况,重点介绍了魔术师杨小磊在杂技魔术领域的角色,包括他在电影《唐探1900》中的贡献。阐述了天津作为古典戏法传承重镇的地位、传承脉络,还对戏法和魔术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到了失传戏法的复原情况以及杨小磊未来的计划。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