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成都So秀视听交流活动上发布的2025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报告展开,介绍了2024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取得的亮眼成绩,深度解读其成长密码,还探讨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3月27日,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蓉遇新声,破浪前行”第五届成都So秀视听交流活动隆重举行。在活动现场,2025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报告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在过去一年里的蓬勃发展态势。
在数字经济如浪潮般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202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而此次发布的“2025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报告”,其意义非凡。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负责人、数字商务系副主任虞海侠在发布现场表示:“这份报告旨在揭示网络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以及数字文化出海的新机遇,我们希望以成都为窗口,一窥国内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成都,作为西部文创中心,在网络视听领域无疑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报告显示,2024年,成都规模以上网络视听产业实现营收1700亿元,产业发展格局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网络视听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当前,成都市已经成功招引腾讯新文创总部等重大项目87个,总投资高达1630亿元。这里现有规上文创企业2798家、数字文创企业680余家、上市文创企业21家,更有1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市影视企业数量突破1300家,影视从业人员规模超过10万人。2024年,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全市影视动漫、游戏电竞、创意设计、数字音乐、网络文学、数字文化装备六大核心数字文创产业总营收达3819.2亿元。
在这些亮眼的数据和斐然的成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成长密码呢?
首先是“立园满园”的发展模式,让成都依托“政策扶持 + 技术突破 + 人才储备”的后发优势,构建起了从IP孵化、内容创作到衍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以成都天府长岛为代表的数字文创园,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以“一杯咖啡的距离”,将动画产业链的上下游紧密串联起来。产业生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以科技创新为强大引擎,推动数字文创产业从单一爆款走向全链条协同发展。
其次,成都拥有一个庞大且极具潜力的影视消费市场和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已经逐渐崛起成为西部地区影视产业的重镇。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持续10余年深耕,金熊猫、科幻大会、百花奖等大型盛典也相继在成都落地。在2024年百花奖期间,更是有120余个影视相关项目签约落地,投资额超170亿元。
此外,虞海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成都的包容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网络视听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悠闲与奋斗、沸腾与深潜,这些独特的城市特质将成为成都未来创作叙事的新资本。报告显示,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最适宜数字文创发展城市的目标,成都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使得产业集聚度、市场活跃度、品牌显示度不断提升。
那么,成都网络视听产业接下来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呢?虞海侠认为,要重点关注深化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与视听产业双向赋能。具体来说,要依托本地电子信息制造与新型显示产业基础,加强数字内容与呈现研发共创;依托本地算力与能源优势,引育与影视动漫工业化相关联的云渲染、解算、视觉算法等“新基建”型企业,进一步完善本地产业生态;加快新质生产力向网络视听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利用AI技术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和质量。
另外,报告中还提到,行业发展接下来要注重打造精品内容,强化IP孵化与国际化传播,推进数实融合,构建“视听 + 消费”“视听 + 文旅”等“视听 + ”融合发展模式。同时,要完善行业规范、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要素配套,促进网络视听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2025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报告的解读,展示了2024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取得的优异成绩,剖析了其成长密码,包括产业模式、市场空间和文化底蕴等方面,还为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如深化技术创新、打造精品内容等,凸显了成都网络视听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巨大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