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为扭转业绩下滑趋势,推出全面结构改革蓝图,重点阐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调整情况,包括中国市场和其他国际市场的产能削减计划,同时也提到了人员精简和成本削减目标,以及改革计划带来的短期财务负担等内容。
日产汽车最近公布了一项全方位的结构改革计划,这个计划就像是给日产汽车开的一副药方,目的是改变公司业绩不断下滑的糟糕状况。
在这个计划当中,产能调整是重中之重,而且是全球性的大动作。首先,日产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在中国,日产打算将产能削减一半呢,现在的产能是150万辆,以后要减少到100万辆。日产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对中国市场未来需求的一种谨慎预估。
当然,不只是中国市场,日产在其他国际市场也没闲着。在这些市场上,日产计划削减50万辆的产能。这样一来,日产就希望能把全球的产能总量稳稳地控制在400万辆这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上。这一全球性的策略充分表明了日产想要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生产效率的坚定决心。
早在之前,日产汽车的社长内田诚就对外宣称了一个目标。到2026财年结束的时候,日产要实现产能削减20%的目标。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要减少大概100万辆车的生产。而且啊,这还不是全部,日产还要精简人员呢,预计要裁掉9000人。日产这么做,就是想从根源上改善公司的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
内田诚还透露了更多关于成本控制的计划。日产要狠狠地削减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固定成本方面,预计每年能减少3000亿日元以上;在变动成本方面,每年要削减1000亿日元。这些成本控制的措施就像是给日产的财务状况打了一针强心剂,能为公司节省不少开支,让公司的财务更加稳健。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这次改革计划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公司好,但是在短期内,它肯定会带来一些财务上的压力。日产预计在2024财年结束的时候,就要把1000亿日元的结构改革费用计入账目,而且在接下来的财年还会继续追加相关的费用。这些额外的开支必然会给公司的短期业绩带来一定的压力。
日产汽车为改善业绩推出结构改革蓝图,产能调整是重要方面,在中国和其他国际市场削减产能,同时精简人员、削减成本,但改革也会带来短期财务负担。这一系列举措体现日产在当前困境下努力自救的决心和战略布局。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