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职工难题,金昌市总工会开启精准帮扶新模式

本文聚焦甘肃金昌市总工会,详细介绍了其在帮扶困难职工、增强职工就业创业能力、打造工会阵地以及推进数智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的诸多举措,展现了工会为提高职工生活品质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在甘肃金昌,有这样一个组织,它始终将职工的冷暖放在心间,用实际行动为职工排忧解难,它就是金昌市总工会。

“是工会的帮扶救助,为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撑起了希望之伞。”说出这番话的是姜大姐,她是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命运曾对她十分残酷,一场重疾降临,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让她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就在这个家庭陷入绝望之时,金昌市总工会及时伸出了援手。得知情况后,工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登门慰问,为姜大姐送去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赔付金3.1万元。此后,又迅速为她建档立卡,将她纳入城市困难职工救助范围进行常态化帮扶,每年发放帮扶救助资金7000元。这份及时雨般的救助,让姜大姐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姜大姐的遭遇只是金昌市总工会众多帮扶案例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昌市总工会聚焦职工的“揪心事”,将目光投向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精准施策和数智赋能,为职工的幸福生活不断努力。据统计,累计为1018户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564.5万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指数”。

聚焦职工难题,金昌市总工会开启精准帮扶新模式

走进金昌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仿佛在诉说着工会对民生的关注。全市已建立困难职工动态监测档案1156份,系统每月会自动筛查医疗支出骤增、收入锐减等预警信息。通过“基层排查、自主申报、数据比对”三重机制,工会建立起了一张严密的预防返困动态监测网,确保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家庭都能得到及时的救助,真正做到帮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聚焦职工难题,金昌市总工会开启精准帮扶新模式

为了增强职工的“造血”功能,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金昌市总工会精心开具“救助良方”,实施分类帮扶。针对转岗失业人员,工会“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利用职工培训中心、农民工培训基地等资源,先后举办了电脑操作、家政服务、快递外卖、养老护理、网络营销等实用性技能培训班130多期,培训职工达1.2万人次。同时,通过“春送岗位”“暖冬送岗”“直播带岗”等工会促就业行动,帮助1800名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聚焦职工难题,金昌市总工会开启精准帮扶新模式

在工作之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金昌市总工会的关注。傍晚时分,金川区玫瑰谷劳动文化公园的工会驿站里热闹非凡,工友们有的在职工书屋静心阅读,汲取知识的养分;有的在健身区挥洒汗水,释放工作的压力。目前,全市已建成75家这样温馨的工会驿站,其中4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工会驿站”,11家被评为“全省最美工会驿站”。此外,还建成了工会标准化“爱心母婴室”16家,培育打造了“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7家。从24小时自助服务的智慧驿站到配备婴儿护理台的“爱心母婴室”,这些工会阵地就像一个个“幸福加油站”,为职工的生活增添了温暖和色彩。

在数字化时代,金昌市总工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加快工会数智化建设。畅通线上诉求表达、帮扶服务通道,推动建会入会、劳模服务、困难帮扶、劳动就业、职工维权等工会工作上网、服务上网、活动上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实现了线上申请、审核、办结,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让更多的服务可以在“指尖”轻松办理。

本文介绍了甘肃金昌市总工会为职工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通过对困难职工的精准帮扶、增强职工就业创业能力、打造多样化的工会阵地以及推进数智化建设,金昌市总工会切实解决了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了职工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为职工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103.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