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春灌的情况,包括春灌的范围、作用,以及各地在春灌中的举措,如水渠修整、智慧灌溉应用等,还提及了国家为保障夏季粮油丰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当下,北方的冬小麦陆续步入起身拔节的关键时期,各粮食主产区也逐步迎来春耕用水的高峰期,全国范围内的春灌工作正大面积有序开展。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份开启了春灌作业,累计灌溉面积超过6400万亩。
春灌,是在春季降雨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春播作物能够正常生长,以及帮助越冬作物及时返青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灌溉措施。春季气温会迅速回升,这使得田间的蒸发量大幅增大。此时,及时进行浇灌对冬小麦的返青和分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村民刘延才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看着汩汩的渠水欢快地流入田间。他高兴地说:“今年水管所把水渠重新修整后,水流量明显变大了,灌溉速度也比以前快多了,三天之内就能把地全部灌溉完毕。”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渠管理所副所长王金文介绍道:“当前,我们要全力保障庄稼的春灌用水。浇透这茬水,粮食产量最多能提高两成。”据了解,该灌区今年计划春灌面积达7万亩,预计用水量为1170万方,整个春灌工作将于4月底全面完成。
春灌供水对于夏粮丰收起着支撑性的重要作用。最新的调度信息显示,全国9500多座重点水库的蓄水总量超过4800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一成,这为有效保障春灌用水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份开启春灌,累计灌溉面积超6400万亩。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水文动力学模型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逐步应用,“智慧灌溉网”越织越密。在江苏新禹河灌区,新建成的数字孪生平台能够为农户量身定制科学的灌溉方案;在安徽淠史杭灌区,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实现水情、雨情、农情、工情的自动采集。
“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灌溉设施的投入,安排中央资金2000亿元,对2500多处大中型灌区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造,同时在49个灌区推进数字孪生试点。在2024年的春灌和抗旱工作中,数字灌区总体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约10%。
为了切实保障夏季粮油丰收,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农药检定所,派出7个工作组,分赴14个重点省份,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这些工作组指导各地根据不同的时间、地域和麦苗生长情况,落实肥水管理措施,做好“倒春寒”、春旱等灾害的防范工作。同时,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稳定春播粮食面积,确保能够不误农时,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为全年粮油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围绕全国春灌展开,介绍了春灌现状、作用及各地举措,强调了春灌供水对夏粮丰收的重要性,提及科技助力灌溉,还阐述了国家为保障夏季粮油丰收采取的政策措施,多方面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