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潮:深入基层调研,为医疗事业积极建言,政协委员李海潮:医疗事业的践行者与建言者

本文主要描述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李海潮在医疗事业中的履职经历。包括他参加基层义诊活动并开展调研,两年来提交8份提案,如关于提高医学生和住院医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案等。还讲述他对医学人才培养、基层医疗力量充实等问题的关注,展现出他的责任担当以及相关部门对委员提案的重视等内容。

当见到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李海潮的时候,他刚刚结束医院的办公会,便脚步匆匆地返回了办公室。在那张堆满了文件和书籍的办公桌前,他开始和记者聊起自己去年的履职以及调研的种种经历。

2024年8月,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李海潮参加了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窑上村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政协委员基层义诊活动。在为患者诊疗的过程当中,他始终没有忘记开展调查研究这件重要的事情。

李海潮表示:“通过去深入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而从中仔细分析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以及成因,这对于为远郊区村民的呼吸道疾病的诊疗和管理提供最为优化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有帮助的。”他还提到,义诊活动可不单单能够直接为民众解除忧愁,而且还能够让大家了解到目前基层的医疗需求以及服务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深入到基层,进行实地的调研,从而发现问题,并且努力去寻找答案,“这是一名政协委员应该具备的责任与担当。”

自2023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起,凭借着自身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对医疗事业的那份热忱,李海潮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总共提交了8份提案。

在李海潮看来,医学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整个医疗行业的未来走向,就如同是医疗事业的源头活水一般。他曾经长期负责医院的教学工作,他说:“我们的医学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存在不足的情况,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整体通过率也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这反映出我们在医学教育的实践环节存在着短板。”

基于此,在去年的大会期间,李海潮递交了《关于提高医学生和住院医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案》,他建议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增加医学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医疗环境当中磨炼自己的技能,积累丰富的经验。而这份提案也被评为“全国政协2024年度好提案”。

2024年,李海潮持续地关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在去年年中的时候,他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调研活动。在我国西南部地区调研时,他发现部分村卫生室面临着专业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李海潮说:“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来充实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力量,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并且深入思考的问题。”他还强调:“一定要让广大农村地区的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身处在大型三甲医院当中,李海潮在建言献策的时候常常会关注医学教育以及分级诊疗方面的事情。他认为大型公立医院就应该始终坚持并且高度重视其公益性,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并且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的质量。“国之大者、民之所盼”就是政协委员履职的着眼点,“为国分忧,为民解忧”就是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记者手记】

在与李海潮的交流过程当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他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以及对民生的关怀。他所提出的每一个提案,每一条意见建议,都是经过了深入的调研、细致的思考以及反复的论证,这些提案和建议当中饱含着他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深刻见解以及对患者的深厚情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践行着医者仁心的崇高使命。

在谈及过去的提案时,李海潮充满感慨地说道:“如今有关部门对委员提案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不仅回应非常迅速,而且还会专门邀请我们开展座谈和讨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府想要把医疗事业办好,为百姓谋福祉的信心和决心。”(记者侠克、谢晗)

全国政协委员李海潮积极参与医疗相关事务,从基层义诊调研到提出医疗人才培养等提案,他凭借专业素养和热忱在两年内提交8份提案。在关注医学人才培养、基层医疗力量等问题上积极建言献策,体现出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而相关部门对提案的重视也反映出政府办好医疗事业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335.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