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牌餐厅金鼎轩和中华老字号庆丰包子铺纷纷尝试自助模式,反映出自助餐这一传统赛道热度回归且处于变革之中。文章分析了老牌餐厅入局自助的情况、自助餐行业向精细化转变的趋势,以及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需要找到的平衡点。
自助餐的热潮再度席卷而来。近日,北京的餐饮市场有了新动态,老牌餐厅金鼎轩和中华老字号庆丰包子铺都纷纷涉足自助模式。这一传统的餐饮赛道热度重新燃起,再次成为众多品牌关注和布局的重点。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自助餐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各品牌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价格区间以及细分产品品类等方式,努力适应市场的变化。
业内人士指出,自助模式依靠薄利多销和有效的成本控制来盈利,这就要求企业有大量的客流作为支撑。企业能否通过自助模式增加利润,还需要在供应链管理、差异化竞争等多个方面接受考验。
老牌餐厅入局自助
金鼎轩不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深夜食堂”。小文工作了一周后,周六早上10时20分就来到了金鼎轩建外大街店门口。门头上“金鼎轩自助餐”六个大字格外醒目。小文本以为离10时30分开餐还有10分钟,这个时间到餐厅刚刚好。然而,当他看到店内挤满了消费者时,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和工作人员交流后,小文惊讶地得知,竟然有消费者上午9时就来取号了,而自己拿到的中桌37号,已经无法成为第一批入场的食客。
北京商报记者在浏览社交平台时发现,很多已经体验过金鼎轩自助餐的消费者都晒出了等位记录。金鼎轩也在社交平台上公布,门店开业后的首个周末,等位的桌数超过了180桌。
作为金鼎轩的首家自助餐门店,开业时推出了力度颇大的优惠活动,将近6折。成人原价158元/位,现价只需98元/位。从菜品来看,除了金鼎轩的招牌广式点心等热门产品外,其他菜品与普通的自助餐厅相差不大,有烤鸭、小火锅、炒菜等多种餐食可供选择。
无独有偶,另一家老字号庆丰包子铺开启自助模式后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庆丰包子铺在部分门店新增了自助小火锅服务,每天14时后开始供应。消费者可以畅吃生菜、菠菜、土豆、冬瓜、冻豆腐等多种新鲜时蔬,还能随心搭配蒜泥、香油、香菜、葱花、芝麻酱等小料。庆丰包子铺新街口店店长孙明介绍,目前店里有麻辣和清汤两款锅底。价格方面,全素小火锅的团购价仅为21.9元。
庆丰包子铺副经理孙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庆丰包子铺对产品进行了全面升级,推出了2.0版本的门店,部分门店将陆续进行升级改造。新门店不仅恢复了前身“万兴居”的经典炒菜,还在下午时段引入了符合现代消费者慢生活需求的自助小火锅。市场调研显示,自助小火锅大多集中在商业综合体,社区覆盖较少。而庆丰包子铺的门店大多位于社区,具有服务社区居民的天然优势。同时,这一升级也让品牌具备了全天候服务顾客的能力。
行业向精细化转变
如今,无论是星级酒店、汤泉洗浴场所,还是一些普通的早餐店,自助餐模式都逐渐成为门店吸引顾客的热门卖点。门店的火爆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入局。京津冀二手餐饮设备回收商安大为透露,2025年开年以来,购买餐饮设备的人明显增多,其中对自助模式餐饮设备的购买需求尤为突出。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国自助餐总门店数已经超过6万家。从全国各区域的自助餐门店数分布来看,华东地区的自助餐门店数占比最高,达到38%。其次是西南、华北和华中地区,门店数占比均超过了10%。具体到城市,成都、北京、上海的自助餐门店数位居前三。
实际上,自助餐赛道并非新的风口,从高端海鲜自助到9.9元的旋转自助火锅,市场上一直都有不同类型的自助餐存在。如今众多企业纷纷入局,主要是因为消费市场发生了变化。孙毅认为,当前市场对餐饮店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消费者希望在一家店铺中既能品尝到包子、饺子、面条等传统主食,又能享用炒菜、盖饭等家常菜肴,甚至还能体验火锅等多元化的餐饮服务。这种需求促使餐饮店铺向“全能型”发展,要求品类丰富、价格亲民,同时还要兼顾品质与性价比。餐饮行业正从单纯的“性价比”竞争,逐步向“质价比”的全面升级转变,以满足消费者对多元化、高品质餐饮体验的追求。
从业20余年的北京老牌自助餐品牌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指出,一方面,自助模式能够让消费者以较高的性价比获得更加丰富的用餐体验;另一方面,自助餐模式可复制性强,经营者能够大幅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目前,自助餐饮正处于快速迭代阶段,从常见的海鲜烤肉自助逐渐向小型化、精细化品类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整个行业加速洗牌,各品牌纷纷寻求创新和变革。不少餐厅希望通过自助形式降低客单价,提高性价比,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源。
九德定位咨询创始人徐雄俊认为,当下消费者对质价比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自助餐模式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从市场层面来看,降本增效是当下的热门话题,自助餐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因此吸引了不少企业入局。餐饮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都在尝试不同的经营形式来寻找增长点。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采用自助模式还是单点模式,品牌都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客群,通过自身的差异化来提升综合竞争力。
找到平衡点
在餐饮行业的发展历程中,自助餐赛道曾经在高端自助品牌金钱豹的带动下,迎来了一段辉煌的爆发期。近年来,一些聚焦单一品类的自助餐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还有不少非自助餐品牌也纷纷入局。此外,自助餐的经营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全自助模式,半自助、分时段自助等模式也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
如今,自助餐这一传统赛道正在经历显著的变革,众多品牌都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以实现增长。除了非自助餐品牌的入局,自助餐品牌也在进行调整,最明显的就是价格的变化。此外,还有一些自助餐品牌增设了单点形式,例如铁板烧自助品牌大渔·观筵蓝色港湾店就增加了单点模式,还在大众点评平台上推出了多人套餐。
然而,自助餐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不少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遭遇挫折,面临被洗牌或淘汰的命运。曾经是美蛙鱼火锅界“扛把子”、各地排队王的“哥老官”,在2023年底突然改成自助模式,通过低价策略吸引顾客,一度扩张迅速。但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曝出全国大面积关店的消息。杭州自助餐“性价比之王”加餐海鲜自助也突然退出了杭州市场。中高端自助餐品牌赤坂亭、大鱼海堂海鲜姿造都被传出突然停业的消息。
资深餐饮连锁专家文志宏认为,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质价比成为当下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自助餐以固定价格、自由选择的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需求,而且自助餐市场的价格档位丰富,能够精准匹配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这也是自助餐近期再次热门的原因之一。普通餐厅引入自助餐模式、自助餐厅增设单点服务的双向调整,体现了行业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应对。具体来说,传统餐厅通过自助餐模式吸引价格敏感型客群,而自助餐厅增加单点服务则可以满足部分顾客对精细化、个性化用餐的需求,两种模式相互补充,扩大了受众覆盖面。
赵志强进一步指出:“如今消费者更加理性,保持品质与超高性价比是自助模式成功的关键。如果一味偷工减料,最终只会损害品牌的声誉。”一般来说,高端自助的客单价和成本都比较高,虽然毛利在30%左右,每单的利润并不低;而平价自助餐的客单价低,毛利约为50% - 60%,更依赖客流量来实现盈利。实际上,无论是高端还是平价自助,客流量都是盈利的核心要素。有了充足的客流量,即使毛利较低也能实现盈利。以比格比萨为例,近年来迎来了爆发期,今年一季度同店同比增长20%,公司整体业绩预计增长50%,利润更是实现了250%的增长,这都离不开背后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和严格的品质把控。
市场和消费需求都在不断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成本与品质都是决定品牌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文志宏表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餐饮业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平衡“价格、品质、成本”这三角关系。价格决定了客群定位,品质与成本直接影响利润空间和品牌口碑。只有三者形成良性闭环,企业才能在保证持续盈利的同时,通过差异化服务赢得顾客的忠诚度,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本文聚焦北京老牌餐厅金鼎轩和庆丰包子铺入局自助模式,揭示了自助餐行业热度回归且变革的现状。行业正从“性价比”向“质价比”升级,向精细化转变,但发展并非坦途,不少品牌折戟沉沙。企业需平衡“价格、品质、成本”三角关系,找准定位和目标客群,以差异化提升竞争力,才能在自助餐赛道实现长期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