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展开,阐述了该方案出台的背景,分析了当前我国消费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方案在破解消费痛点、凝聚各方合力、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举措和目标。
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大背景下,优化消费环境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颁布了《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旨在通过3年的努力,对供给质量不高、市场秩序失范、维权效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治理。力求显著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明显降低消费风险,大幅提升消费的便利度、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实现全国消费环境的明显优化。
靶向施策破解消费痛点
近日,中消协发布的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带来了好消息。报告显示,我国消费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对线上线下消费环境表示满意,近七成受访者对消费环境监管力度与成效给予了认可。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消费环境建设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胡颖廉指出,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跨境电商、早教培训、预付式消费等新兴领域,维权“真空”和推诿扯皮现象十分突出。此外,维权难、维权慢一直是困扰消费领域的老大难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在完善消费纠纷解决体系、提高消费纠纷解决效能方面亮点颇多。推动平台型、总部型、连锁型等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鼓励它们加入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并探索“一键和解”等新模式;加强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建设,扩大消费维权“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的覆盖面,让消费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近维权;鼓励实体店承诺无理由退换货,到2027年动态发展承诺单位150万家,同时探索统一便捷的异地异店退换货服务。
行政调解作为消费者常用的维权渠道,在消费维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消费维权能力建设,依法畅通投诉渠道,完善处理流程,高效处置消费投诉举报。同时,强化消费维权与行政执法衔接,加大“诉转案”力度,从根源上解决消费投诉多发易发的共性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锚定“源头减量”目标,加强对重点企业和区域等“关键少数”的综合治理,打通“消费纠纷处置、事前事中规范、投诉举报减量”监管闭环,集成放心消费承诺、消费投诉公示、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纠纷在线解决、线下无理由退货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更多消费纠纷在源头化解。
凝聚合力优化消费环境
此次《行动方案》的一大着力点是推动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同、企业主责、社会共治的消费环境建设体系,进一步形成优化消费环境的强大合力。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扛起优化消费环境的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把消费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胡颖廉认为,要把优化消费环境作为一项基本职责和整体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集聚各部门各方面力量,把三年行动真正落地落实落细。特别是针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监管和维权事务,《行动方案》要求健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等机制。
良好的消费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的有力监管,也离不开市场各方的共同维护。在落实企业主责方面,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方案》不仅强调问题治理和负面约束,更注重探索激励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让市场来选择,让消费者来投票,让经营者从“要我变好”向“我要变好”转变,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导经营者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体系,完善首问和先行赔付制度,落实安全保障、质量担保和售后服务责任,强化平台对入驻经营者的身份信息核验和定期更新,从源头预防消费侵权问题;鼓励经营者主动公开并履行优于法律规定的承诺,改善消费体验。
在完善社会共治层面,市场监管总局将推动行业发起重点行业放心消费倡议,制定实施行业自律公约和放心消费标准;支持消协组织加强消费提示警示、比较试验、消费调查、消费评议、公益诉讼等工作。
远近兼顾构建长效机制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此前,不少围绕优化消费环境的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多以特定领域促消费、特定行业治理、特定问题执法为主,较为单一零散,社会公众感知度不高,政策整体效果尚未完全释放。
为此,《行动方案》首次系统集成各个消费环节、各个行业领域、各个政府部门的各类政策措施,建立消费环境建设四梁八柱,实现叠加效应。例如,对服务消费集成了保障场所安全、健全服务标准、查处霸王条款等政策工具箱。
在发挥政策组合效应的同时,优化消费环境有效兼顾了“当下治”与“长久立”,建立消费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行动方案》要求制定消费环境指数及评价规范,探索开展全域消费环境监测评价,动态反映各地区、各行业的消费环境,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完善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健全消费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导诚信经营的市场预期;建立消费投诉举报大数据分析治理机制,提高监管执法前瞻性,从接诉即办转向未诉先办。
胡颖廉认为,优化消费环境不是短期工作,更不是运动式整治,而是一个由点及面、层层递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过程。要从一家家店铺、一个个街区做起,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来培育消费的内生动力,让消费者有感知有收获,让经营者有提升有口碑,让监管者有担当有作为,不断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
本文围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分析了当前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方案在破解消费痛点、凝聚各方合力、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举措。该方案的实施有望全面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