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大卖,贵州舞乐蝉歌乐团配乐功不可没,贵州乐团为〈哪吒之魔童闹海〉配乐:侗族大歌的独特贡献

贵州舞乐蝉歌乐团为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配乐相关的事情,包括配乐中侗族大歌的运用以及乐团负责人杨想妮对配乐创作的一些想法,同时也提到了该乐团之前为游戏配乐的成功案例,展现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作品结合的成果,以及传统民族音乐传承需要不断创新的理念。

2月9日,贵州榕江传来消息(周燕玲报道)。贵州舞乐蝉歌乐团创始人杨想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为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配乐的情况时表示:“侗族大歌的复调唱法,会产生层层叠叠的吟唱效果,这种效果与哪吒重生时的神圣感十分匹配。”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大卖,贵州舞乐蝉歌乐团配乐功不可没,贵州乐团为〈哪吒之魔童闹海〉配乐:侗族大歌的独特贡献

在2025年1月24日的时候,杨想妮(右二)和贵州舞乐蝉歌乐团的部分成员还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人气角色哪吒以及敖丙进行了合影(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开篇,一朵莲花缓缓盛开,同时伴随着空灵的吟唱声,那满满的都是东方神话的韵味。影片的原创音乐师杨芮在访谈里也提到过,这段旋律非常适合侗族大歌的演唱音色,它明亮且内敛,圣洁又带着烟火气,与画面的匹配度相当高。

《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12天,截至9日17时55分,其总票房已经突破79亿元人民币,这一成绩让它成为了中国内地影史总票房的冠军,并且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电影票房如此成功,电影配乐也备受大家的关注。

在影片里,有八只唢呐奏响主旋律,此外,还有笛、箫、呼麦、侗族大歌、交响乐、电子脉冲音等众多元素,这些元素在电影里构建起了一个“听得见的东方神话”。

杨想妮介绍说,电影里宝莲盛开的配乐是从侗族大歌的二声部延伸而来的,就像平时演唱的侗族大歌一样,都是多声部的自然和声,只是在旋律上带有比较明显的起伏,这样能更好地展现莲花盛开的场面。

影片的片头曲以及西海龙王敖闰的出场音乐,也是由贵州舞乐蝉歌乐团来负责人声配乐的。

杨想妮表示:“敖闰的心机比较深,有着几分让人捉摸不透的感觉,所以这里除了采用女声吟唱之外,还加入了真假音和高低声转换,技巧性比较高。”她还提到,电影配乐并非完全按照传统的侗族大歌来进行演绎,而是保留了古老的发声方式和唱词。

侗族大歌被赞誉为“天籁之音”,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杨想妮这个“95后”的侗族姑娘,从小就学习侗族大歌,她希望能够用侗族大歌最原生态的声音,去尝试演唱新的音乐风格。

在2023年的时候,贵州舞乐蝉歌乐团为中国二次元游戏《崩坏:星穹铁道》制作游戏背景音乐《蝉喓歌》。这首新编的《蝉喓歌》,曲风融合了侗族大歌传统曲调,采用了侗族大歌的词和唱法,曲调庄严、肃穆,并且还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压迫、诡异和妖邪感,让海内外的玩家们都大呼“不可思议”。

杨想妮说:“非遗传承不能只依靠情怀,要让年轻人觉得‘酷’,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她认为传统民族音乐要出圈,就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和推陈出新,在未来,她希望能够开展更多跨领域的合作,让民族音乐被更多的人听到。(完)

贵州舞乐蝉歌乐团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配乐中融入侗族大歌元素,电影票房成功使配乐受关注,乐团在配乐中对侗族大歌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同时乐团之前为游戏配乐也有成功经验,杨想妮认为传统民族音乐传承需创新,要让年轻人觉得“酷”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749.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