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提出以飞行汽车为关键突破口,推动移动经济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同时介绍了冯兴亚的履历,他自2004年加入广汽集团,职业生涯与“改革”和“创新”紧密相连。目前身兼多职统筹核心业务板块。还阐述了飞行汽车产业发展的潜力以及当前飞行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存在的瓶颈,最后冯兴亚提出了推动两者融合发展的建议,并以广汽在该领域的创新成果为例,期待政府推动两者融合发展。
3月6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的开放团组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建议。他强调要全力突破动力、安全、试航等飞行汽车的关键技术拐点,从而打通飞行汽车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以飞行汽车作为关键突破口,去推动移动经济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一举措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今年2月,冯兴亚接过退休的曾庆洪的接力棒,正式担任广汽集团董事长。而今年的全国两会,也是他首次以广汽集团“掌门人”的身份参与两会。
冯兴亚于2004年就加入了广汽集团,他在广汽集团的履历十分丰富,曾担任广汽丰田销售部负责人,之后逐步升任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位。在2016年升任总经理之后,他主导了广汽自主品牌的振兴计划。可以说,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和“改革”“创新”这两个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下,冯兴亚身兼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三个重要职位,同时统筹着广汽传祺、广汽埃安以及广汽国际等广汽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
冯兴亚在就任声明中着重指出:“改革是广汽唯一的出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冯兴亚的接任不仅延续了广汽集团的“改革DNA”,而且还将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广汽集团在新能源和全球化的赛道上实现“深蹲起跳”。就在此次广东团开放日活动中,冯兴亚谈到了当下非常热门的飞行汽车话题。
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以飞行汽车为代表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全球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我国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全球领先的产业优势,而飞行汽车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技术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体现在研发体系、制造工艺、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双向的赋能为低空经济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在广东代表团开放日的审议环节中,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中)在会上发言。冯兴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他对产业的深刻洞察,针对如何推动eVTOL产业(电动垂直起降)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建议通过集群发展、共享电车技术、产学研协作以及跨部门机制优化等方式,推动eVTOL和电车产业的融合,从而促进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冯兴亚也注意到,飞行汽车产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在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瓶颈。从技术规范的角度来看,虽然飞行汽车大约70%的核心部件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是同源的,但是在市场认证和测评标准方面,仍然存在着体系性的差异。在供电方面,两者的供应链融合程度还不够理想,这就导致飞行汽车产业化的成本比较高。在应用市场方面,缺乏多模态立体交通场景的集成设计,使得两者的试点场景区分比较明显。
基于这些情况,冯兴亚提出了两点建议。其一,要强化标准的引领作用,开展飞行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可靠性的等效研究,鼓励飞行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探索车机复用的方案,从而加速形成融合创新的产业集群。其二,要加快完善起降点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开放公益资源,对飞行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进行集成设计,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打造一体化的出行生态。
冯兴亚表示:“广东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大省以及低空经济起步较早的省份,发展飞行汽车产业有着良好的战略优势和产业基础,正应该顺势而为,加速两者的融合发展。”他以广汽集团在这个领域的创新攻坚为例,介绍广汽近年来已经先后推出了多旋翼飞行汽车和复合翼的飞行汽车产品,并且广汽集团已经成为全国首批开展L3智能驾驶上路试点的企业之一。冯兴亚期待政府部门能够打出制度创新、生态构建加上场景驱动的组合拳,推动飞行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两会期间提出以飞行汽车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文章介绍了冯兴亚的履历,阐述了飞行汽车产业发展潜力和融合瓶颈,冯兴亚针对融合瓶颈提出了建议,还以广汽集团的成果为例表达对政府推动融合发展的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