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豫鲁两地在货物运输领域的合作,详细报道了河南通过铁海直运等方式加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和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的情况。记者跟随货运列车,从郑州圃田站出发,见证货物运输到青岛港的全过程,包括运输成本降低、通关便利化以及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高效运作等内容。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的征程中,豫鲁两地携手合作,挑起重担。河南积极探索多种运输方式,铁海直运成为其重要的运输手段。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李玥来到郑州圃田站,身旁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运列车格外引人注目。列车上搭载着来自焦作的羊皮、上汽的汽车零配件以及郑州的铝箔餐盒等各类货物。据悉,这些货物将在23小时之后抵达青岛港。
焦作隆丰革乐美时尚有限公司的许东锋介绍说:“我们这一箱一箱的毛皮是准备出口到欧洲的。以前一个集装箱采用陆运的话,费用是4200元,现在通过海铁直运,只需3200元,一个柜子就节省了1000块。我们每年大概有6000个集装箱的运输量,这样算下来,一年就能节省600万人民币。而且运输时间也大幅缩短,原来需要三天到四天,现在一天两天就能到达。”
以往,货物运抵青岛港后需要暂存,并且要向海关申报后才能装船起运。如今,情况大为改观。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结海关报关查验手续,货物到达青岛港后能够直接装船出海。
郑州车站海关副关长杨波表示:“现在实现了‘上班列即上船’的高效运输模式。郑州海关与青岛海关签订了联系配合办法,实现了数据共享、监管互认。郑州到青岛港的海铁直运已经常态化开行,货物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李玥记者形象地说:“现在相当于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我们一起开启到青岛港的‘闪送’模式。”列车抵达世界第四大港——青岛港后,停靠在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海铁联运中心进行集装箱的暂存和中转。通过身后的货车,这些集装箱在十分钟之内就会被运到青岛港码头。
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海铁联运中心经理管玮介绍:“我们山东港口目前在郑州、洛阳、安阳、焦作等地市布局了9个内陆港,海铁联运线路现在已经开通了14条。”
随后,卡车将集装箱拉到青岛港前湾港区,河南的好物就从这里出海,发往世界各地。这里拥有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那么,这个码头到底有多厉害呢?
李玥记者好奇地问道:“这个码头一个人都没有吗?”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科技创新经理张常江回答:“对,我们所有的设备都是全自动无人化的。当轨道吊把集装箱放到水平无人运输车之后,车辆就会根据下达的作业指令,自动地完成集装箱的运输。”
李玥记者又追问:“像这样的小车他们会发生碰撞吗?”张常江解释道:“它们运行是非常安全的,我们车辆的定位是毫米级的,停车精度也能控制在两公分以内,实际上它开得比人开得还要好很多。”
在这个自动化码头,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集装箱进出港口,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9自然箱/小时,也就是说从地面到船上,一分钟就能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装卸,已经第十二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
管玮经理还透露:“2024年,河南省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到我们山东港口的集装箱量已经达到了12.12万标准箱,同比实现了42.4%的增长。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当好河南省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降低内陆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
豫鲁两地在货物运输上的合作成果。河南借助铁海直运等方式,不仅为企业节省了运输成本和时间,还通过与青岛海关的合作实现了通关便利化。青岛港的自动化码头高效运作,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且海铁联运线路不断增加,助力河南货物更好地出海,推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和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的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