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的补水情况,介绍了 2025 年该河段全线通水的消息,阐述了补水计划的范围、水源、预期补水量等内容,还展示了截至 3 月 20 日各补水水源的累计补水量及完成进度。
央视网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根据水利部通报,3 月 21 日,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缓缓开启。这一刻,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线北延工程)的供水、引黄水与卫运河来水相互交汇融合,浩浩荡荡地流入南运河。自此,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实现了全线通水的壮丽景象。值得一提的是,京杭大运河自 2022 年以来,已经连续四年达成全线水流贯通的目标,这无疑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调配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2025 年的补水计划有着明确的时间安排,将持续至 6 月底。此次补水行动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作为主要贯通线路,其覆盖范围十分广泛。该线路北起北京市东便门,途径通惠河、北运河,一路向南直至天津市三岔河口;南起山东省聊城市穿黄工程出口闸,经过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最终也抵达天津市三岔河口。这一补水线路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流经 8 个地级行政区、31 个县级行政区。
为了确保补水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相关部门精心优化配置调度了多种水源。其中包括东线北延工程供水、京津冀鲁四省市本地水(含引滦水)、引黄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通过合理调配这些水源,预计此次补水行动将提供补水量 5.56 亿立方米。其中,有 5.29 亿立方米的水将直接注入京杭大运河。补水线路总长达到 1274 公里,如此大规模的补水行动意义非凡。它不仅能够置换深层地下水灌溉面积 46 万亩,还能让补水河道周边的地下水水位得以回升或保持稳定,使受损的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
自 2025 年补水工作启动以来,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截至 3 月 20 日,东线北延工程、潘庄引黄、官厅水库、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个补水水源已经累计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 15761 万立方米,完成了计划补水量的 28.3%。具体来看,东线北延工程表现突出,累计补水 8186 万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 54.2%;潘庄引黄累计补水 1532 万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 11.5%;官厅水库累计补水 264 万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 6.6%;再生水及雨洪水累计补水 5779 万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 31.8%。
本文围绕 2025 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展开,先是介绍了 3 月 21 日该河段全线通水的情况,接着说明了补水计划的范围、水源和预期效果,最后展示了截至 3 月 20 日各补水水源的补水量及完成进度。整体反映出我国在水资源调配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积极成效,对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