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石家庄东南退水明渠项目展开,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工程概况、施工进展、资金申报及后续意义等内容,展现了该项目对提升城市排水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当下,石家庄东南退水明渠项目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推进。3月21日,当记者走进这片充满活力与干劲的建设现场时,一幅热火朝天的繁忙画卷立刻映入眼帘。各式各样的机械设备在场地中来回穿梭,发出阵阵轰鸣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曲。工人们则在各自的岗位上全神贯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他们专注的神情和熟练的操作,让人感受到他们对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个标段的建设工作如同按下了“快进键”,不断刷新着城市建设的“进度条”,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朝着目标稳步迈进。
东南退水明渠项目是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起点位于环城水系(信工路北侧),环山湖支线的起点为环山湖,终点则是洨河。目前,各个施工标段都已全部进场施工,像穿越东南三环互通等关键节点工程正在争分夺秒地加快实施。按照计划,今年6月底前该项目将全部建设完成。届时,东二环沿线区域、高新区、经开区、栾城区等面积达180平方公里的区域排水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城市在面对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将更具应对能力。
记者站在东南退水明渠工程八方村段施工现场的平台区向下俯瞰,一条深6米、宽38米的沟槽向远方不断延伸,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等待苏醒。挖掘机那巨大的钢铁臂膀在这条沟槽中有力地舞动着,挖掘、运送,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高效。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石家庄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永江,指着已经初现雏形的渠道,满怀信心地说:“等雨季来临,这里将成为解决东环水系、南环水系和环山湖雨水排放问题的重要通道。”
陈永江所在的市政集团负责承建高新区段,该段全长9.3公里。其中,一标段长8.75公里,二标段长0.6公里;渠道宽度为38米,渠深在6 - 6.5米之间;共需建设桥梁8座,钢坝1座,暗涵10处。目前,外运土方工作已基本完成,剩余的大部分土方将作为回填土使用。二标段已经顺利完成施工,一标段也已经推进建设渠道7.8公里,整体进展十分顺利。
随后,记者来到段干村南侧下穿隧道施工现场。陈永江指着施工示意图向记者介绍:“该隧道全长497.09米,经过多轮严谨的分析研判,我们将隧道划分成8个洞进行开挖施工。通过将大断面划分为多个小洞室分步开挖,并设置临时支撑结构,以此确保施工的稳定性。”目前,1号导洞已全部贯通,其他导洞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进中,施工人员们正全力以赴,争取早日完成隧道建设。
东南退水明渠项目技术负责人魏薇表示,东南退水明渠建设项目是全国单体国债资金最大的项目,位居全国之首。市城管局始终紧紧抓住实施增发国债项目的契机,积极谋划、主动跑办,抢抓政策机遇。在2023年10月,成功申报了东南退水明渠建设项目,并于2024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2亿元,申报国债资金13亿元。
申报成功后,市城管局迅速行动,立即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定期调度机制,制定了施工单位考核办法。同时,积极与各职能部门对接,协调属地政府,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点堵点问题。各施工单位也迅速落实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共安排施工人员4500名、渣土车辆1200辆、机械设备450台,全力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工程完工后,一条崭新的东南退水明渠将在石家庄大地上蜿蜒铺展。它将如同城市的“排水动脉”,有效提升东二环沿线区域、高新区、经开区、栾城区等180平方公里的排水能力,为市区汛期积水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城市在雨季更加安全、畅通。
本文详细报道了石家庄东南退水明渠项目的建设情况,包括项目的建设场景、工程概况、施工进展、资金申报及后续意义等。该项目作为全国单体国债资金最大项目,在市城管局和各施工单位的努力下正快速推进,完工后将显著提升城市排水能力,解决市区汛期积水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