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箭大街项目现场迎来全部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这一重要节点,介绍了项目的具体情况、建设速度,阐述了背后得益于北京亦庄便捷的营商环境,还提及了该项目对商业航天企业的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近日,在亦庄新城的北京火箭大街项目现场,洋溢着一片喜庆的氛围。工人们共同庆祝项目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全部主体结构正式完成封顶。在欢快的合影之后,工人们顾不上休息,立刻返回各自的工位,又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施工工作当中。
来到项目现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曾经的雪莲羊绒北京生产基地,正经历着一场“华丽变身”,逐步成为高端制造的北京火箭大街。其中,有一座外形宛若发射塔状的建筑已经初步展现出它的模样。亦庄星箭公司总经理梁宏刚介绍道:“这就是项目四大功能区之一的科技互动展厅,预计在今年4月底,它将率先竣工,与广大公众正式‘见面’。”
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处于“空天街区”的核心位置,建筑面积大约为14.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整个项目包含四个功能区,除了位于中间的科技互动展厅之外,西侧还有两栋工业上楼标准厂房,东侧是三栋总部创新研发中心,南侧则是共性技术试验厂房。目前,项目中涉及钢混结构的五栋厂房已经全部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接下来将进入幕墙安装及内部装修阶段,预计到今年年底前,整体项目能够全部竣工。
回顾项目的建设历程,从去年4月启动,到年底冲出正负零,再到今年3月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全国首个集共性研制、共享实验、共享制造、展示文创和企业孵化等服务为一体的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在北京亦庄如同按下了“加速键”,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加速度”。
一座宛若发射塔状的建筑已经初具雏形。 | 张磊摄
谈及项目如此之快的建设速度,梁宏刚表示:“经开区各委办局全力协同联动,为重点项目落地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北京亦庄便捷的营商环境是项目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经开区相关部门积极讲解工业用地和城市更新政策,密集进行回购谈判,协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办理产权过户等。在北京经开区的高效统筹之下,北京火箭大街项目仅仅用了83天,就完成了项目回购、立项、拆除、规划审批、开工等一系列重要环节。
“试验排产周期长、成本价格高,制约研制进度。我们亟须扩大规模,找一个能做试验、能搞生产的厂房。”这是众多商业航天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而北京火箭大街项目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以“北京火箭大街”为引领,以“空天街区”为依托,北京亦庄正全力推进“千企联动、千星入轨、千亿营收”的商业航天创新集群建设。梁宏刚充满信心地表示:“未来,在北京火箭大街,‘上下楼’即是商业航天产业‘上下游’。”北京亦庄“火箭街区”的称号也变得更加具象化。目前,已经有十余家商业航天企业与北京火箭大街签订了入驻协议。未来,计划引进百余家甚至更多商业航天企业齐聚于此,共同探索浩瀚宇宙。同时,也将为企业发展打造‘一站式’世界一流的航天研发设计、试验验证以及产业服务平台,让企业能够潜心搞创新、静心做试验、安心促生产。
本文围绕北京火箭大街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展开,介绍了项目的建设情况、快速推进的原因以及对商业航天企业的重要意义和未来规划。项目不仅实现了从羊绒基地到高端商业航天科研生产基地的转变,还得益于亦庄良好的营商环境,未来将吸引众多商业航天企业入驻,助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