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期间推出“金融科普小课堂”展开,重点讲述了当下养老诈骗的现状以及为老年消费者提供的防范养老诈骗的相关建议。
保障金融权益,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在“3.15”这个特别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期间,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积极行动起来,为广大市民精心打造了“金融科普小课堂”。这个课堂就像是一座知识的灯塔,助力市民了解丰富的金融小知识和实用的风险防范技巧,让大家能够更加安心、舒心地共享美好生活。本期“金融科普小课堂”聚焦于老年消费者群体,分享的主题是《养老诈骗圈套多,老年消费者需谨慎》。
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悄然出现。越来越多心怀不轨的不法分子,如同贪婪的饿狼,盯上了父母长辈们的“钱袋子”。他们绞尽脑汁,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看似合理的方式,精心设计各种“套路”来诈骗老年消费者。这些诈骗行为严重侵害了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许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蒙上了阴影。所以,老年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像守护珍宝一样保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些防范养老诈骗的要点。
一、警惕“保本高息”陷阱,认清正规“以房养老”政策。
老年人在面对各类金融说辞时,千万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诱人的话语迷惑。要知道,正规的“以房养老”是国家施行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具体而言,拥有房屋完全合法产权的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依然继续拥有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也就是保险公司)同意的处置权,并且还能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一直到身故。当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会获得抵押房产的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然而,不法分子宣称的“以房养老”,只不过是假借国家政策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所以,老年人一定要从正规途径了解以房养老政策,坚决不被那些虚假说辞迷惑,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二、投资理财选正规,理性投资勿冲动。
在投资理财方面,老年人要增强理性投资理财观念。一定要谨记“投资有风险”这句至理名言,警惕各类标榜“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千万不要受到“高收益”的诱惑就冲动投资。投资理财时,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和渠道,并且对投资项目进行多方查证,谨慎对待每一个投资决策。
三、不信“偏门”不贪“小利”,提高警惕防诈骗。
一方面,老年人不信“偏门”,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不贪“小利”,时刻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另一方面,要多了解金融常识,从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和办理流程,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本文围绕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在“3.15”期间推出的“金融科普小课堂”,阐述了养老诈骗的现状,并为老年消费者提供了防范养老诈骗的具体建议,包括警惕“保本高息”陷阱、选择正规投资理财渠道、不信“偏门”不贪“小利”等,旨在帮助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