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仁荣的棋局:韦尔股份抛售北京君正暗藏玄机?,韦尔股份减持北京君正:是战略调整还是心灰意冷?

本文围绕韦尔股份与北京君正的资本关系展开,讲述了韦尔股份从追求到如今可随时从北京君正套现的过程,涉及两家公司的业绩、过往收购竞争以及背后人物虞仁荣的相关决策和动机分析。

如今,韦尔股份迈出了关键一步,子公司绍兴韦豪卖掉100股北京君正后,就再也不必为后续抛售行为昭告天下。此前,绍兴韦豪持有北京君正5%股权,按照相关规则,哪怕只卖一股都需公开披露。而现在,绍兴韦豪随时都能从北京君正进行套现操作。从曾经的市场竞争者,到后来对北京君正展开积极追求,再到如今似乎随时可能“转身离开”,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究竟是对北京君正感到失望,还是在施展策略,迷惑众生,准备重写与北京君正的故事呢?

虞仁荣作为韦尔股份的灵魂人物,在2025年,有时因腰不太好,开会时得靠着椅子。不过,令他欣慰的是,韦尔股份在2024年提交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这一年,韦尔股份营收超过250亿,同比增幅超过20%,扣非净利润最少29亿,甚至可能超过31亿,同比最高增长达2199.15%。

然而,与韦尔股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绍兴韦豪抛售的北京君正业绩却不尽如人意。2021年,北京君正营收还有52亿以上,但到了2023年,就只剩45亿多一点,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仅32亿多。多家机构对北京君正2024年业绩预测显示,其净利润同比下降17%以上。

北京君正作为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主要在微处理器、智能视频、存储、模拟与互联等芯片领域进行研发与销售。其客户集中在互联网、汽车、医疗等领域,在影像信号处理、AI算法、神经网络处理等方面拥有创新核心技术,产品线也十分丰富。

时间回溯到2021年10月,北京君正进行定向增发,绍兴韦豪参与定增认购了530多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1%。此后,韦尔股份对北京君正的“喜爱”愈发强烈,不断通过集合竞价的方式增持北京君正股份,累计增持1877万多股,直至持股比例精确达到5%,只差100股就达不到举牌线。

值得一提的是,绍兴韦豪的普通合伙人是韦尔股权投资,出资比例为5%,有限合伙人韦尔股份出资95%。由于韦尔股份全资控股韦尔股权投资,所以绍兴韦豪实际上是韦尔股份100%控股的企业。而韦尔股份能有资格“登上”北京君正的资本舞台,是在其完成“蛇吞象”式并购北京豪威之后。

北京君正和韦尔股份曾经有过一段共同的“追求对象”——北京豪威。2015年,北京豪威在全球CMOS镜头市场中占据12%的市场份额,排名仅次于索尼和三星。2016年,北京君正试图以120亿收购北京豪威100%的股权,彼时北京君正市值约80亿,这无疑是一场“蛇吞象”的收购。北京豪威此前在纳斯达克上市,在北京君正提出收购意见前,被包括闻泰科技老板张学政旗下公司在内的中国财团私有化,这才给了北京君正在A股进行收购的机会。

但没过几个月,北京君正的收购计划就宣告失败,其给出的理由是市场环境和政策原因。实际上,按照北京豪威的体量和市场份额,如果收购成功,很可能会出现反向收购的情况,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将会易主。而在北京君正放弃收购北京豪威不到3个月,韦尔股份就加价到130亿准备收购。当时韦尔股份市值也仅80亿左右,同样是“蛇吞象”之举。就在韦尔股份与北京豪威的一众股东签署协议后,张学政却表示不知情,因其旗下公司持有北京豪威11.787%股权而反对此次收购,韦尔股份第一次收购失败。不过,很快虞仁荣出任了北京豪威CEO,其清华师兄弟陈大同出任董事长,足见虞仁荣志在必得。

虞仁荣的棋局:韦尔股份抛售北京君正暗藏玄机?,韦尔股份减持北京君正:是战略调整还是心灰意冷?

2018年11月,韦尔股份再度发力,成功将北京豪威100%股权收入囊中。对此,北京君正颇为不甘心,在2018年底宣布收购同样从纳斯达克私有化的ISSI。ISSI在DRAM领域位列全球第七,市场份额不足1%,但在SRAM方面位居全球第二,占20%市场份额。在收购ISSI过程中,北京君正两大实控人刘强和李杰持股比例下降到16.06%,为巩固控制权,他们提出新进股东5年内不谋求控制权。

北京君正的两位老板担忧失去控制权,而喜欢并购的虞仁荣却偏偏又盯上了北京君正。除了通过定增获得1.1%的股权,绍兴韦豪不断通过集合竞价买入北京君正股份。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刘强和李杰的联盟并不稳固,尤其是李杰不断套现。到2022年一季度末之前,李杰套现了5.26亿,两人联合持股比例下降到了14.97%,这无疑给了虞仁荣大比例进入北京君正的机会。

韦尔股份看好北京君正也有其理由。韦尔股份表示,北京君正是全球领先的IC设计企业,与韦尔股份资源互补,符合公司战略,有利于未来更好回馈股东。到了2022年5月19日晚,韦尔股份总体投入20.84亿增持北京君正,持股比例达到5%,成为刘强和李杰之外最大的机构股东。

韦尔股份的步步紧逼让刘强和李杰感受到了危机。2022年5月25日,北京君正推出了股权激励的考核管理办法,决定以每股33.84元的价格进行激励,而当天股价为90.8元,激励价仅为股价的三分之一。激励的考核目标是以2021年为基数,未来三年营收或者归母净利润每年同比增长5%即可。要知道,2022年第一季度北京君正营收增长32%以上,利润增长90%以上。

如果说韦尔股份从北京君正手中“捡漏”得到北京豪威,虞仁荣试图通过不断增持北京君正,曲线将失去的ISSI重新捞回,那么北京君正设置的看似没啥门槛的股权激励,似乎就是冲着韦尔股份的野心而来。韦尔股份深情表白且一掷亿金,可北京君正并不想让虞仁荣成为老板。

然而,北京君正的实控人们给自己定下的低门槛股权激励都难以实现。在股权激励的三年中,2023年北京君正营收下滑,净利润下滑30%以上。到了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样不容乐观。到了2025年2月,除了李杰抛售股票,其他董事、股东也纷纷抛售。韦尔股份的“追求”未能如愿。

如今,遭遇拒绝的韦尔股份似乎看不到北京君正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曾经近乎“白送”股权激励也要将韦尔股份挡在门外的北京君正,如今老板自己却开始套现。韦尔股份真的要继续守候下去吗?绍兴韦豪抛售100股,是虞仁荣感到失望,还是为了迷惑北京君正的老板们,让他们放心大胆地抛售,然后虞仁荣再杀一个回马枪,轻松重回北京君正当老板呢?

虞仁荣是个热衷于并购且极具坚韧精神的人。作为芯片首富,虞仁荣与北京君正的融合显然不只是股权层面。2023年5月,虞仁荣联手广立微、北京君正等公司共同成立了合肥冯源仁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双方尚未大展拳脚,绍兴韦豪就抛售了100股,难道就此一拍两散?虞仁荣的韦尔股份能有如今的成就,外延式并购是其登上芯片首富宝座的关键。现在,虞仁荣怎会心甘情愿放弃呢?面对韦尔股份抛售北京君正100股这一事件,老百姓或许会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本文详细讲述了韦尔股份与北京君正之间复杂的资本关系和商业竞争历程。从过往对北京豪威的收购竞争,到韦尔股份对北京君正的增持追求,再到如今绍兴韦豪抛售股份的转变,揭示了两家公司在市场中的战略布局和利益博弈。目前,韦尔股份抛售100股北京君正的举动引发诸多猜测,是失望离场还是暗藏回马枪,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757.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